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麻答

麻答

?—948?

辽初皇臣。宋人写史多作此名。本名解里。一说即《辽史》有传之耶律拔里得,又作拔里,字孩邻。惕隐※耶律剌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大弟)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堂弟。太宗时,以亲见任。会同七年(944),随帝南下,征讨后晋石重贵。二月,军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继克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南),欲自马家口渡黄河,受阻。五月,破德州(今山东德州市东南陵县),擒刺使尹居璠及将吏27人。九年(946),再举兵,次滹沱河,降后晋贵戚、重将杜重威,战功居多,授安国军节度使,总领河北道事。次年正月,辽太宗入汴(今河南开封),后晋亡。四月,太宗北归,卒于途,遗诏兀欲于中京镇州(今河北正定)即位,是为世宗,御驾继北行,留他驻守镇州,拜中京留守。而其为人“贪猾残忍,民间有珍货、美妇女,必夺取之。又捕村民,诬以为盗,披面,抉目,断腕,焚炙而杀之,欲以威众。常以其具自随,左右悬人肝、胆、手、足、饮食起居于其间,语笑自若。”(《资治通鉴》卷287)镇州所留之兵,多后晋降人,“麻答常疑汉兵,且以为无用,稍稍废省,又损其食以饲胡兵,众心怨愤。”(《契丹国志》卷17)晋降将等相约,以击佛寺钟为号起兵,又有村民在城外响应。义兵起,遁入定州(今河北定县),天禄二年(948)三月,焚定州北逃,回见世宗,受责,不服,为世宗所鸩杀。

猜你喜欢

  • 冬捺钵

    见“捺钵”(2037页)。

  • 翁科特

    见“恩古特”(1869页)。

  • 雉水蛮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

  • 福征寺

    内蒙古地区寺庙名。蒙古语称“布特苏木”,也称“包头召”。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召拐子街。约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砖木结构,为以圆木支撑的西藏式二层楼房。一楼为经堂;无隔墙;二楼供释迦牟尼;护

  • 来保使团

    清朝派往土尔扈特蒙古的使团。雍正九年(1731),清朝政府为迎护噶尔丹策零异母弟罗卜藏舒努(又作罗卜藏索诺)回归故土,共同反对噶尔丹策零,复令内阁学士班第、内务府大臣来保、侍郎色楞额等56人出访额济勒

  • 上邛部卫

    明代藏区卫所名。永乐十三年(1415)五月置。治所及辖境在今西藏北部丁青一带。初命头目掌巴伯为指挥使。曾多次护送明廷派往乌思藏的过境使者。奉命修复辖境内驿站,以通使者,为沟通西藏地方与内地的经济、政治

  • ***

    苗族男子的佩刀。男孩初生时,三朝秤若干重,即以如数的铁用火炼之。埋入土中。每年生辰取出再炼而复埋之。至15岁,将埋土中之铁取出打制成佩刀,谓之***,最为锋利。用为杀伤武器。

  • 忠孝安抚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置于元初,治今湖北恩施县西南。至正十一年(1351),改称忠孝军民府。明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更为长官司,以田墨司为长官。不久复升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因反明被

  • 黄头部

    即“黄头室韦”(2021页)。

  • 藏语音译,意为“仆人”。吐蕃奴隶社会中奴隶等级之一种。有男女之分,男者称“约波”,女者称“约么”。初与“阐”无多大差别,故有时以“阐约”统称“奴仆”阶层。后逐渐有了区别,在奴隶起义后的宋代,约有一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