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格亲
清代蒙医药学家。19世纪阿拉善旗人。同治十二年(1873),以蒙文著《普济杂方》,为简明方剂书,收集临证(症)各科疾病常用的方剂、单方、验方。方药名称都以藏、蒙、汉、满4种文字对照。全书61页,以蒙文刻印出版,阿拉善北寺存有木刻版本。
清代蒙医药学家。19世纪阿拉善旗人。同治十二年(1873),以蒙文著《普济杂方》,为简明方剂书,收集临证(症)各科疾病常用的方剂、单方、验方。方药名称都以藏、蒙、汉、满4种文字对照。全书61页,以蒙文刻印出版,阿拉善北寺存有木刻版本。
523—586北周、隋朝大臣。字仲乐。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周许国公※宇文贵之子。史称其幼敏慧,善骑射。曾从周齐王宇文宪征突厥,以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后与韦孝宽共镇玉壁(今山西稷山西
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创建的国家。又称蒙古汗国。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于宋开禧二年(1206),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被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国,称“也客·忙豁勒·
汉代官名。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初置。统领由归附之匈奴人编组的※池阳胡骑(屯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故名)。俸2千石,下领丞、司马。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45公里,托克托县城东北35公里的古城村西。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前299年在位)开始修建,秦汉两代为云中郡治所。东汉末废。城墙为夯筑,周长6公里,残存的墙基最宽处达
见“伊彻满洲”(808页)。
契丹官吏便服名。据《辽史·仪卫志》:“臣僚便衣,谓之‘盘裹’。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
唐代南诏国第九世王劝利晟年号。从817—819年,凡3年。
?—1758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二十一子。号紫琼道人。雍正八年(1730),封贝子,晋贝勒。十三年(1735),高宗即位,晋慎郡王。卒,谥靖。其诗清秀,尤工画,著有《花间堂载笔》、
1888—1927桂系军事将领。字慎堂。广西百色人。回族。祖籍陕西扶风。幼年在百色读私塾。宣统元年(1909)至龙州拜陆荣廷为义父。后被保送入广西讲武堂。未毕业,被召回陆部任副官。1911年辛亥革命后
金代官名。源于辽代契丹语※“夷离堇”(军事首领)。一说源于突厥语。《金史·国语解》谓:“部落墟砦之首领。”金有移里堇司,设移里堇一员,从八品,掌管边疆部落与部族的村寨,下设司吏、习尼昆(掌本乣差役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