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明仁

马明仁

1894—1946

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字普慈,经名穆罕默德·尔买勒。甘肃卓尼县人。回族。父正隆,为中国伊斯兰教的一大教派——西道堂创教立业元老之一。幼承家学,皈依西道堂。年长善言词,长于理财。1914年该派创始人马启西被马安良杀害后,不畏强暴,与丁全力、敏志道等,徒步上京告状并获胜诉。之后,第二任教主丁全功又遭杀害,本人亦遭监禁。马安良暴死后,始获释。1917年2月,任第三任教主,重振教务,发展经济、兴办教育,修建清真西大寺,使西道堂由频临劫难之局面,逐步走向振兴繁荣的道路,重点发展商业,在青海、甘肃、四川、陕西等省建立了十几个商队,并建立了“天兴隆”等14家商号以及联营商号。到1929年,资金总额达200余万银元之巨,成为庞大的商业集团。同时大力兴办学校,先后创办4所高级小学和1所女子小学。培养优秀人才,在经学教育中,实行阿拉伯文经典与汉学并授。在妇女教育方面,亦作出贡献。1946年2月7日病逝于临潭。

猜你喜欢

  • 婆猪江

    见“佟佳江”(1095页)。

  • 白狼

    古族名。东汉初分布于筰都地区(今四川盐源一带)牦牛夷徼外(汉源以西大渡河一带)。源于古羌人,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渊源关系。永平年间(58—75),在益州刺史朱辅的宣抚下,牦牛徼外的白狼、槃木、唐菆等部

  • 刘嵩

    北魏大臣。字阿龙。匈奴独孤部人。东雍州刺史※刘乞归之子。原居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徙河南洛阳(今洛阳市)。宣武帝(499—515年在位)时,任给事。请疏黄河,以通漕运,授龙门都将。以历年功不就,

  • 坊里制

    元代社会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元制:城市录事司下分设隅、坊二级,隅设职事人员隅正,坊置坊正。农村中分设乡、都二级,

  • 南诏靖王

    见“劝利晟”(398页)。

  • 东拒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勿口”,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三。

  • 奥衍突厥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析四辟沙、四颇惫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镇东北女真境。其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黄龙府都部署司。

  • 石抹按只

    ?—1273?蒙古国将领。契丹族。世居太原。大家奴子。金末,随父投蒙。蒙哥汗八年(1258),从都元帅纽璘伐宋,攻成都(今四川成都),败宋兵于灵泉(今四川遂宁境),斩宋将韩勇。又从都元帅按敦攻泸州(今

  • 及日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地方基层组织头人,即村长。一般每一大村均有一人,由大头人委任,任期三年,忠于大头人者可连任。总揽本村寨一切大权,负责召开全村牧民会议,向各村寨传达大头人命令,替大头人催乌

  • 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书。西晋陈寿(233—297)撰。65卷。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官观阁令、晋平令、著作郎。是书主要记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间魏、蜀、吴三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