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阙利啜碑

阙利啜碑

突厥文碑铭。1912年波兰学者阔特维奇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伊赫·和硕特地方发现。故又称伊赫·和硕特碑。碑今仍存发现地。碑文刻在石碑四边,共29行,残破颇甚。约建于唐开元九年(721)左右。碑主为暾欲谷同时代人,碑文记述碑主一生武功。有耿世民汉译文本。

猜你喜欢

  • 清真寺

    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泽,意为“礼拜的场所”。一称礼拜寺。在中国,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聚会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唐称“礼堂”,宋元称“清净寺”、“真教寺”,元末

  • 雅克萨之战

    清政府和东北边地各族人民反击沙俄侵略军的战役之一。17世纪80年代,沙皇俄国乘清政府征讨吴三桂叛乱之机,加紧对华扩张,于康熙十九年(1680),成立尼布楚督军区,以督军费多尔·沃耶伊科夫为首组织“远征

  • 也喜部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国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18部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大

  • 郑昭淳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贵族和诗人。白蛮(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郑买嗣子,※郑仁旻弟。任清容布燮(清平官之一),封归仁庆侯,食邑千户。博学多才,能诗善辩。后唐同光元年(南汉乾亨七年,92

  • 秃黑鲁帖木儿麻扎

    古墓名。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古阿力麻城东门外。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别失八里王秃黑鲁帖木儿死后,于次年修建。陵墓全部用砖砌成,作穹窿状,无木柱横梁,有暗梯可以登临。高9.7米,正面宽10.8米,纵深

  • 戛木

    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一些富裕户农忙时请来的帮工。与独龙族社会传统的“迪里哇”(原始协作)不同。主人对来帮工的人不供酒饭,劳动后给一定粮食或生活用品作为报酬,类似内地雇佣短工,带有明显剥削性

  • 带方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建安(196—220)中,公孙康(一作公孙度)分乐浪郡屯有县(治所在朝鲜黄海道黄州)以南带方等7县置。因地处带水(今朝鲜载宁江,亦曰月塘江)流域而得名。治带方县(故址今一般认为在黄海道

  • 失剌斡耳朵

    即“昔刺斡耳朵”(1346页)。

  • 拜都

    ?-1295伊儿汗国第六代汗。又译伯都、八的。蒙古孛儿只斤氏。※旭烈兀汗孙,塔剌海子。自阿鲁浑汗时,受命辖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因谦恭端庄,不滥用权力,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阿鲁浑卒后,部分

  • 纂要

    又译《要集》。用汉语注释西夏词的西夏文分类词书。编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0×12.5厘米。残存5面,面5行。为“器具五品”、“乐器六品”、“花名七品”。每行西夏词以大字书写,下有四个西夏文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