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锡埒图·固什·却日吉

锡埒图·固什·却日吉

?—约1629

蒙古族喇嘛学者。亦名文殊席利·固什·却日吉或班第达·固什·却尔济瓦。※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人。第三世达赖喇嘛门徒。曾应※阿巴岱汗邀请,代表第三世达赖喇嘛至喀尔喀蒙古传教,参与组织创建额尔德尼昭(位于鄂尔浑河畔)。一生主要从事藏文典籍的翻译和著述。1602—1607年在库库河屯组织翻译了《甘珠尔经》及《十万颂大般若经》、《莫伦托因传》、《米拉日巴传》、《玛尼干布》等著作。其代表作为※《本义必用经》,对后世的蒙古族哲学和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 诺哲

    彝语音译。意为“古歌”。口头流传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邱北等地阿细人(彝族一支)中。形成于明朝初年,属集体创作的史诗。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增加,各地不完全一致,但大休相同。主要包括6大部分:(一)

  • 阿跌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诃咥、��跌。初游牧于阿得水(即阿跌水,今伏尔加河)畔。先后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次年,唐以其地置鸡田州,隶燕然都

  • 仲钦南喀桑波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属聂谿卡家族。被帕竹阐化王查巴坚赞委任为乃乌宗本(相当今县长)。迎请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师徒为其根本上师,曾助缘兴建吉祥哲蚌寺,力助举行拉萨传招大法会

  • 突厥文

    公元7—10世纪古代突厥、回鹘、黠戛斯人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过的卢尼文外观十分相似,而且用该种文字书写的碑文主要是在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所以

  • 左犁汗王

    见“犁汗王”(2072页)。

  • 色颇

    藏语音译,意为“地皮税”或“地方差”。又称“渝差”。旧时西藏江孜地区堆穷(小户)向差巴(支差的人)交纳的差税。差巴领种的差地,所有权属西藏地方政府,需支差。堆穷住在这片土地上,即不支差,又喝此地水、拾

  • 划离部

    辽代部族名。圣宗统和二年(984),曾奏请以后详稳(将军)只从本部选授,圣宗以“诸部官惟在得人,岂得定以所部为限。”不允。有人以为即《辽史》所记获里国,为辽属国,辽北面属国官中曾设获里国王府。

  • 纳陈

    蒙古国将领。又译剌真。孛思忽儿弘吉剌氏。※赤驹驸马之子。尚成吉思汗孙女鲁国公主薛只干。宪宗七年(1257),袭为万户长。八年,随汗攻宋,入四川。九年,攻钓鱼山,不克。继从汗弟忽必烈下大清口。后率军破山

  • 肫图

    清朝宗室、学者。字溥仁。满族。乾隆初和硕简仪亲王※德沛从弟。博学有文采。著有《理象解原》4卷、《书经直解》、《诗解正宗》及《一学三贯清文鉴》等。

  • 屈肢蹲葬

    壮族古代葬俗。流行于广西。在“桂林甄皮岩”、“柳江大龙潭”、“横县西津”、“邕宁长塘”、“扶绥敢造”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皆有发现。尸骨呈蹲坐姿势,头稍前倾,腰略弯曲,两手垂直或交叉置于胸前,下肢屈至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