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佗

赵佗

?—前137

南越国君,自称蛮夷大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曾佐尉屠睢攻越,后为南海郡龙川县令。秦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原,时郡尉嚣病亟,令其代行南海尉事,授计绝秦通越之道,自守待变。后趁秦亡楚汉相争之机,兼并南海、桂林、象三郡,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封南越王,赐玉玺,与汉“剖符通使”,应允“和集百越,不为边患”。吕后执政后,禁铁器、牲畜等物输入南越,并削去南越王名号。乃与汉绝,“乘黄屋左纛”,以帝制自尊,与中央王朝统治者分庭抗礼。又以财物贿赂闽越、西瓯和骆越,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据地“东西万余里,兵甲百余万”,兵迫长沙边邑,与南下官军抗衡。文帝继位后,遣使入越修好,恢复通使。佗遂取消帝制,重申“愿奉明治,长为藩臣,复修职贡”。经孝、景之世,常遣使入朝,守约不移。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卒,寿逾百岁。

猜你喜欢

  • 那木札勒

    见“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2238页)。

  • 庄丁

    清代经营旗地生产的农庄成员。实系农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部分“降民”、“来归者”编为民户,编入各种庄田,从事农务及各种徭役,故称。初制,皇庄、王庄乃至旗下官庄,每庄设壮丁10名(或15—20丁),选其中

  • 沈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会十五年(1137),右副元帅完颜宗弼受封;天德(1149—1153)初,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司徒张通古受封;大定二年(1162),太宗子完颜斛孛束追封,七年(1167),完颜

  • 按塔安口

    见“那斯昂库”(931页)。

  • 塔剌思

    见“怛逻斯”(1501页)。

  • 摩沙夷

    古族名。今纳西族。汉晋时从古氐羌中分衍出来。《华阳国志·蜀志》越巂郡定笮县:“县(定笮)在郡(越巂)西,渡泸水、宾刚徼、曰摩沙夷”。泸水指今雅砻江;刚徼在今丽江一带;定笮县的中心区,即今四川盐源一带。

  • 噶玛·却英多吉

    1604—1674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十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古洛地方。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粗朴寺。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学经。曾应邀访问拉萨,主持修建噶举派大师

  • 后秦高祖

    见“姚兴”(1172页)。

  • 天道教

    朝鲜族民间信仰的宗教。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消失。原系创立于1860年的“东学教”,以表示与“西学”(天主教)对立。1906年改此称。此教是以朝鲜族原有的天神思想为基础,并吸收儒、佛、道三教及若干图腾

  • 元书后妃公主列传

    书名。清毛岳生撰。1卷。为作者所著《元书》存而未佚部分。《元书》亦未竟,仅撰有诸表、《考辨》数卷及后妃、公主二传,表及《考辨》均佚,惟二传犹存。对《元史》有所增益。《后妃传》中烈祖后诃额伦、太祖后忽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