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谙都剌

谙都剌

1277—1346

元朝官员。蒙古克烈部人。字瑞芝。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之孙。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通经史,兼习诸国语言。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深受赏识。迁应奉翰林文学,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升待制。后任辽州达鲁花赤、集贤直学士。文宗至顺元年(1330),改襄阳路达鲁花赤,赈济山西灾民,筑堤城外以防水患,民以无虞。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益都路总管,兴学校,改民俗,裁抑亲王买奴府属扰民之不法行为。

猜你喜欢

  • 鱼皮衣

    旧时东北满、赫哲等族一种以鱼皮制作的服装。《三朝北盟会编》卷3记载,满族先民金代女真人穿着此衣,后在赫哲族中尤为盛行。一般以大发哈鱼(一作打法哈子或大马哈)皮缝制。此鱼皮色微黄,在阳光下有如文绵一般。

  • 贵阳教案

    见“青岩教案”(1281页)。

  • 宗仁卫

    见“宗仁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1526页)。

  • 对回族人民宣言

    全称为《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1936年5月25日中共中央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在延安发表的文告。文中提出:当前抗日人民红军的西进,是回族解放的大好时机,并宣布在民族平等的原则基础上,

  • 野狐岭

    山名。又译扼胡岭,隘胡岭,蒙古称忽捏坚答巴。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辽金为边防重地。元太祖六年(1211),蒙古军大败金军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北出野狐岭击北元兵。 ②元代驿站名。为元大都(

  • 大都

    元代都城。即今北京市。蒙古人称“汗八里”,意为“汗城”。原为金都城,名中都。元太祖十年(1215),蒙古军取之,复燕京旧称,作为统治汉地的据点。太宗六年(1234),置中州断事官,辖中原诸路。宪宗元年

  • 华旦土丹嘉措

    1774—1847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嘉雅牧区地方。5岁坐床,拜然绛巴阿旺脑吾为师,聆听《甘珠尔》大藏经之教敕。7岁时,在神变祈愿法会上,讲《菩提道次精要》、《祝愿经》等经典。后在塔尔寺从六

  • 俄木岱

    ?—1635清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曼精氏。世居喀尔喀地方。初仕明任守备官。天命六年(1621),率35人降后金。七年,随军征明,克广宁城。以功授游击世职。天聪元年(1627),连败锦州城、宁远城,皆

  • 辽西鲜卑

    ①汉代时游牧于辽西一带鲜卑人的称呼。因驻牧其地,故名,与汉时战时和。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其首领连休曾率众烧塞门,寇百姓。永宁元年(120),其大人乌伦、其至鞬率众降汉,奉贡献,分别被封为率众王

  • 户屯

    参见“民屯”(6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