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旗宣慰使公署
简称“蒙宣署”。1938年5月成立。设于榆林东山宏景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稳定内蒙古局势而设置的机关。主要职责为宣传政令、联络各蒙旗,加强关系,调解争端等。非一级行政组织。由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札布(沙王)兼摄宣慰使,土默特旗总管荣祥任秘书长。下设政务处和秘书处及卫队。曾协助国民党政府消解伊克昭盟王公反对意见;将成吉思汗陵墓移至甘肃清隆山;对劝阻西部王公不与伪蒙疆政府合流,亦起有一定作用。1945年,日军投降后,由陕西榆林迁至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49年撤消。
简称“蒙宣署”。1938年5月成立。设于榆林东山宏景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稳定内蒙古局势而设置的机关。主要职责为宣传政令、联络各蒙旗,加强关系,调解争端等。非一级行政组织。由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札布(沙王)兼摄宣慰使,土默特旗总管荣祥任秘书长。下设政务处和秘书处及卫队。曾协助国民党政府消解伊克昭盟王公反对意见;将成吉思汗陵墓移至甘肃清隆山;对劝阻西部王公不与伪蒙疆政府合流,亦起有一定作用。1945年,日军投降后,由陕西榆林迁至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49年撤消。
官名。元代设置。职位仅次于宣抚使。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五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1872清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首领。又名妥明,经名达吾提。陕西人(一说甘肃河州人)。回族。初在甘肃任阿訇。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爆发后,曾游历宁夏金积堡、甘肃河湟,至新疆乌鲁木齐,被该地提督
1906—1988曾用名云泽、云时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1923年夏入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积极参加五卅爱国运动。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与同盟会有密切联系的会党首领赵喜太、郑作霖和马仁等于11月16日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原陶林厅)响应武昌起义,武装占领察右中旗,继而杀死地方通判、巡检,革命声势惊动遐迩,后遭绥远将
吐蕃官名。参见“十六地方官”(11页)。
清咸同年间贵州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天柱县坝平人。侗族。秀才出身。咸丰十一年(1861),响应太平天国在坝平发动起义,众至万人。攻皮厦,因清军及当地土豪联合镇压,坝平陷,率军至梁上、巴野(今三穗县属)
1047—1068西夏第二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景宗李元昊子,母没藏氏。生于两岔河行营,以河名谐音命名。夏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方周岁即位,由母没藏氏与国舅没藏讹庞国权执政。福圣承道四
见“仁裕”(315页)。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的称谓。见“木佬”(253页)、“仫佬族”(573页)。
?—1688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车臣汗※诺尔布子。康熙二十年(1681),随父向清朝入贡。二十六年(1687),继父位嗣车臣汗。驻牧克鲁伦河北巴颜乌兰。次年卒,清遣侍卫阿南达往赙,时准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