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坚

苻坚

338—385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57—385年在位。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弟※苻雄之次子。初继父爵为东海王。寿光三年(357),与兄苻法等袭杀苻生,自立。去皇帝号,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即位后,着手革除暴政,主张“黎元应抚,夷狄应和”;重用汉族士人王猛等,抑制豪强,强化王权;鼓励农耕,教民以区种之法,兴修关中水利,以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信用汉族士人委以重任,提倡儒学,兴办教育。以汉族封建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自命,积极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对各族实行“服而赦之”的方针,凡自动归顺或投降的少数民族上层基本采取优容政策,收容匈奴刘卫辰部入居塞内,结好乌丸、鲜卑诸部,招徕西域、西南、东北诸族遣使朝贡。10余年后,秦国趋于稳定,生产有所发展,为统一北方创造了条件。建元六年(370),灭前燕。翌年初,徙关东豪杰及杂夷10万户于关中,处乌桓于冯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渑池。又败仇池氐杨氏,收陇西鲜卑乞伏司繁。封吐谷浑辟奚为安边将军、漒川侯。九年(373),取东晋梁、益2州,收服邛笮、夜郎等西南诸夷。十二年(376),攻姑臧,灭前凉,徙其豪右7千余户于关中。同年,乘鲜卑拓跋氏衰乱,击灭代国,并降服西障氐、羌8万3千余落。十六年(380),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氐15万户予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以加强对各族的控制,但也削弱了氐秦在关中的势力。十八年(382),命吕光出兵西域。结束北方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其境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括襄阳,北尽沙漠。东北的新罗、肃慎,西北的大宛、康居、于阗等,均遣使献方物。因连年用兵,人民负担加重,也加深了境内的各种矛盾。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而消灭东晋,“混一六合”。十九年(383),亲统大军进攻东晋,于淝水为晋军所败,身中流矢,单骑遁还淮北。后收拾溃兵,至洛阳集有10万人,返归长安,势遂衰。各族首领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冲、姚苌等均乘机反秦自立。二十一年(385)五月,长安遭西燕慕容冲攻击,出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后被后秦姚苌俘获,缢死于新平(今陕西彬县)佛寺中。谥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猜你喜欢

  • 冒顿单于

    ?—前174秦末汉初匈奴单于。挛鞮氏。※头曼单于太子,因父宠幼子,欲废之,使质于月氏,后逃归,为万骑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杀父自立,并尽杀后母、弟及诸臣之不从者。制刑立法,整顿部众,封设左右

  • 四不象

    即“驯鹿”(942页)。

  • 如栗

    即高句骊第二世王“类利”(《魏书》言其为闾达之子,高句骊第三世王) (1762页)。

  • 噶迥寺

    寺庙名。又称“噶迥多吉英寺”。地处拉萨河下游南岸的热玛冈村,自拉萨西南行约两公里处。建于赞普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时。该寺早已破败,唯噶迥寺建寺碑尚保存完好,碑文共藏文57列,字迹清晰,内载

  • 富僧阿

    ?—177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雍正二年(1724),由拜唐阿累迁至头等侍卫。乾隆初,历官成都、三姓、宁古塔副都统。二十八年(1763),擢黑龙江将军。任内加强边疆守卫,先后派副都统湖尔

  • 阿里底部

    见“斜离底”(2076页)。

  • 伊犁煤窑

    清代新疆工矿名。乾隆四十七年(1782),经伊犁将军伊勒图奏准,于烘郭尔鄂博山之大山头、石人子、甘沟3处,开设煤窑24座。中16座长年挖取,八座冬春两季挖取。五十年(1785),又增设12座。越3年,

  • 移典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皆设抹里。移典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抹里。

  • 敕勒

    古族名。亦作赤勒、涉勒、赤狄、狄历、铁勒、丁零等,为汉文史籍中不同时代、地区、民族对该族的称谓。一说皆是突厥语Turk(意为“强力”、“气力”)的音译或音变、讹音,系对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之统称。赤

  • 睿智皇后

    见“萧绰”(19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