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蛮图册

苗蛮图册

书名。成于清代,绘者佚名。全书共82图。与清人李宗昉所撰《黔记》中名称雷同,如倮㑩、仲家、龙家、红苗、白苗、青苗、黑苗、仡佬、东苗、西苗、侬苗、土人、��佬、仡僮、僰人、峒人、徭人、杨保苗、佯僙苗、九股苗、八番苗、紫姜苗、谷蔺苗、罗汉苗、克孟牯羊苗、伶家苗、侗家苗、水家苗、六额子、冉家蛮、九名九姓苗、爷头苗、洞崽苗、清江苗、里民子、白儿子、鸦雀苗、葫芦苗、生苗、郎慈苗、六硐夷人等。附录一些图说,多为仡僚、仡僮、仡兜、仡伶、仡当等仡人。其民族名称都一族多称,实仅包抱今贵州彝、苗、侗、布依、水、仡佬、瑶、壮、土家、仫佬等族。为同类书中较详者之一。有谓乃曾任八寨同知陈浩所作,曾有板刻,今已佚,无考。同类图册多达10余种,图数自10余至82种不等,书名大同小异,多佚名者绘作。流入国外者亦繁。英国入藏博物馆者约6种。日本有《黔苗图说》与《黔苗诗说》2种。德国亦有藏本多种,其中有道光十七年(1837)德人译本,图79幅。另有佚名英译本,道光二十五年(1845)译,凡41图。在国外私人藏书中也不少见。一些教会图书馆亦有收藏。

猜你喜欢

  • 青海骢

    吐谷浑良马名。青白色相杂的骏马称骢。产于青海湖一带。史载:吐谷浑国“出良马”,“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即南北朝、隋、唐时期,居于青海之吐谷浑人,以中亚波斯(今

  • 卡约文化

    青铜时期古羌人文化遗存。因最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分布于整个湟水流域,而以湟水中、上游为中心区,时代大致相当于周初。殉葬物以家畜为多,且贵;陶器少,骨器最多。动物纹饰也较显著,表现了强烈的

  • 白头誓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霍城县等地。举行婚礼后第三天,当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要由伴娘挽着下车,踩着红毡,走到正屋前面,与新郎同拜天地。接着,双方对拜,新郎用马鞭揭去新娘的

  • 菁寮

    参见“菁民”(1988页)。

  • 乙旃幡能健

    见“叔孙建”(1380页)。

  • 李文彩

    ?—1872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名李七。广西横州狮子塘村人。壮族。出身于破产农民家庭,曾以剃发为生。忠厚刚直,乐于助人。道光三十年(1850),因痛恨豪门盘剥,在平朗聚众竖旗起义,劫富济贫,

  • 逊都思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速勒都思、逊笃思、孙都思。一说以该地盛产逊都思草(一种百合草),故名。原为泰赤乌属部,该部锁儿罕失剌父子于铁木真(成吉思汗)有救命之恩,并在“阔亦田之战”后,与塔

  • 段素真

    ? —1039?宋代云南大理国第九世国王。一作段素贞。白族。大理人。※段素廉孙,※段素隆侄,阿统子(《云南志略》则云其为素廉子)。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一作天禧五年,1021),祖父卒,父已先死(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书名。南宋李心传(1166—1243)撰。200卷。记宋高宗一朝史事,一名《高宗要录》。心传,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字微之。30岁参加贡举落第,自是闭户读书,成为“有史才,通故实”的学者。后经推荐

  • 议榔

    苗族民间议事会。类似古代※门款制。亦称勾夯、春酒会、里社会议、丛会、埋岩会议等。各地名称不同,性质基本相似。源于氏族议事会,亦是继氏族公社解体后沿袭其旧有的民主选制度而产生的地缘性榔款组织。氏族每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