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裹履

耶律裹履

辽代后期画家。名又记作邻里。字海邻。契丹族。为六院夷离堇蒲古只后人。史载其风神爽秀,工于画。辽兴宗朝入仕,重熙(1032—1055)中,累迁同知点检司事。奉诏三赴西夏,索回被执驸马都尉萧都覩,转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辽圣宗时,将娶秦晋长公主孙女,因其母与公主婢有隙,必去婢方允婚,乃计杀婢,婚后事发,有司将处以大辟,因其善画,遂画辽圣宗像献上,被减刑,流放边戍。又以画,召拜同知南院宣徽事。奉命使宋,画宋帝像以归。清宁年间,复使宋。宋帝赐宴,桌隔瓶花,未得实视宋帝面,宴毕告辞时,仅获一正视,继归,及境,画宋帝像以示饯行者,众人皆惊,赞其神妙。咸雍(1065—1074)年间,加太子太师。寻卒。

猜你喜欢

  • 吾秃婉部

    辽代部族名。一作吾独婉部。为辽国外十部之一(又记为辽属国),对辽时叛时服,各有职贡,犹唐之※羁縻州。辽于北面属国官中设有吾秃婉部大王府。道宗清宁八年(1062),该部惕隐(官名,掌政教)屯秃葛等请岁贡

  • 钦察

    ①古部落名。又作钦叉、乞卜察克、可弗叉、克鼻稍、库蛮、波洛维赤、乞卜察兀惕等。属突厥语族。分布于里海、黑海以北,东起押亦河(今乌拉尔河),西至秃纳河(今多瑙河)。从事游牧及农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亦信

  • 大廊厅

    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行政机构名。设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者)及管家等职,分管寺院的土地、牲畜、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等各种财产的收支,以及外事工作,并管辖“塔娃”(下层贫民)。

  • 萧绰

    953—1009辽代著名女政治家。小字燕燕。契丹族。北府宰相※萧思温女,为辽景宗※耶律贤皇后,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初入帐时为贵妃,保宁元年(969)五月,册为皇后。因景宗多疾,凡大诛罚,大征讨,

  • 塔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女真首领塔剌赤、亦里伴哥等45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命塔剌赤等为指挥同知、卫所镇抚、千百户。卫地初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肇东、呼兰及木兰、巴

  • 榜什

    蒙、藏、满等族称有学识之人或喇嘛中的经师。亦译作榜实、把什、把实、榜识、榜式、巴克什等。明代蒙古流行此称,并有数种含义。王士琦※《三云筹俎考》称:“榜实,是写番字书手”。即指能书写蒙文的人。萧大亨※《

  • 精夫

    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对其酋长或首领的称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汉代长沙武陵蛮“名渠帅曰精夫”。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曾据险隘起事,攻郡县。后为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败,归降。

  • 茹常

    渤海族人。大武艺为王时(719—737)入唐,居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后为唐朔方将,以战功赐姓李,更名嘉庆。子李怀光,亦仕唐,以战功累官至太尉、朔方节度使,后因叛逆伏诛。

  • 箕之役

    春秋时期狄人和晋国的一次战争。春秋前期,狄人遭到秦、晋的驱赶,向东迁徙,进入太行山及华北平原,以潞氏为首的赤狄联合白狄、长狄、众狄等建立强大的北狄国家,并不断与华夏诸国发生冲突。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

  • 呼兰哈达

    见“虎拦哈达”(1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