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綦母怀文

綦母怀文

东魏、北齐官员,冶炼家。又作濮母怀文。巧思博艺,熙平元年(516)后,曾奉敕令修理洛阳永宁寺。后以道术事高欢。东魏武定元年(543),芒山大战后,建议改东魏军旗帜赤红为赫黄,即所谓河阳幡。善铸冶,总结北方人民冶炼经验,创“灌钢法”,以生熟铁相浇,用牲畜溺脂进行浴淬处理,制成“宿铁刀”,锋利无比。据《北齐书》载,其法为“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此铸造法为后世所沿用。官至信州刺史。

猜你喜欢

  • 西西伯利亚吉尔吉斯人法规

    19世纪20年代在沙俄控制下制定颁行之哈萨克法律。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头克汗死后,哈萨克汗国逐渐衰落,各玉兹小汗不服从大可汗统治,独据一方,各自为政。清朝统一西北地区后,阿布赉汗等向清廷称臣纳

  • 希日免克

    一种大型的半地穴式住所。赫哲语音译,意为大型地窨子。亦作“希日免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小型的称“胡如布”,筑法见“胡如布”(1580页)。

  • 卜失兔

    ①亦作卜失兔阿不亥,即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济农博硕克图(2154页)。 ②指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第四代顺义王卜石兔(19页)。

  • 北托不

    “托不”,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北托不为※突吕不部下之一石烈。

  • 泰吾坎汗法典

    见“头克汗法典”(632页)。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肯特山西南,当土拉河源,汗山峙其境,汗山之北即库伦。东至烘郭尔陀罗海接卓臣汗部右翼中前旗,西接军台,南至巴彦哈达,北至达喇尔札河源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

  • 乙室活部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联盟组成时有8部,乙室活部为其一,※阻午可汗时,析为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噶济格接本部左翼右旗界,西至巴尔鲁克接札哈沁游牧界,南至札木图接接本部中右翼末旗界,北至哈勒占和硕接札哈沁游牧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初,普尔普车棱族

  • 阿旺工曲尼玛

    1653—1707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六世。又称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博窝噶郎附近之里恰噶多地方。3岁被确认为济龙活佛转世

  • 兰皋戍

    在今甘肃康县境。为氐人所筑,北魏置戍。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北魏裴方明等攻后仇池国君杨难当,难当遣苻弘祖守于此。元徽四年(476),武都国君杨文度遣弟龙骧将军杨文弘伐仇池,破戍兵于此。南齐建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