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穆昆

穆昆

又作莫昆、木昆。满语音译,意为“兄弟”、“同姓人”。汉译其意为“宗族”或“家族”。女真、满洲等族指称血缘相同的成员所结合的大小群体。与金朝阿骨打初设的“谋克”氏族单位相似,同属于父系血缘的组织。清代八旗内,每一佐领或由一穆昆组成,或由二三穆昆组成,亦有一穆昆以分编为若干佐领者不等;在※勋旧佐领中,有的穆昆成分既多且又复杂:既有原立佐领者所属户少丁稀的人口,亦有出于赏赐来自多方的人丁,且有公主(或格格)“下嫁”之时陪嫁的人丁等等。在※内务府三旗各※包衣组织内,民族成分广,故穆昆之设也较多。爱新觉罗为清皇室姓氏。※宗室,属“爱新”衍派,即穆昆,由于人丁繁衍、历朝皇子分封、分旗出府,逐渐形成为大穆昆。此下,又分成若干新穆昆,即各支派的家族。迄嘉庆(1796—1820),宗室近支,左翼旗内设有4穆昆,右翼旗内2穆昆。穆昆有大有小,有新有旧,各设※穆昆达以掌其应尽各事务。宗室内设“总族长”及“分族长”,体例特殊。同穆昆内不通婚,男性自成一姓(宗室、※觉罗皆姓觉罗。觉罗为“哈拉”,即姓氏),每※哈拉包含若干穆昆。穆昆组织,是族权的体现,故满洲统治者始终重视之,借以维护清政权,实即维护皇权。

猜你喜欢

  • 尉迟部

    吐谷浑部落名。原住大非川(今青海布哈河,东入青海湖),属西部鲜卑族。3世纪中叶,西秦乞伏国仁的高祖乞伏利那出处尉迟渴灌于大非川,收众3万余落。其后,部分西迁于阗,故《魏书·于阗传》载:“自高昌以西,诸

  • 马虎山

    近代河湟事件起事者之一。甘肃临夏人。回族。历任马仲英部旅长、副师长等职。1934年4月攻灭和田“伊斯兰王国”,同年7月代马仲英率所部驻和田。1937年举兵反盛世才,失败后逃往印度。后投马步芳,解放后组

  • 巴玉藻

    1892——1929飞机设计制造家。蒙古族。出生于江南。祖籍内蒙古克什克腾旗。14岁考入江南水师学堂。17岁赴英国留学。1915年赴美深造,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学系,9个月修完全部课程,获得航空工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勘定新疆记

    书名。又称《剿定新疆记》。清魏光焘撰。全书8卷。4卷为武功记,叙同治三年(1864)新疆库车农民起义至光绪九年(1883)新疆设置道厅州县情况。4卷载述粮饷、归地、新疆置省、善后等事务。是研究新疆近代

  • 奚五部

    见“五部奚”(264页)。

  • 小三爷事件

    又称“戊辰事变”。阿拉善旗革新派贵族反对王权统治的武装暴动。20世纪20年代初,绰号“小三爷”之台吉德钦一心诺尔布(汉名德毅忱),因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不满札萨克亲王塔旺布鲁克札勒的统治,积极发展力量

  • 芒部土知府

    明彝族土官名。元至元间(1264—1294)置芒部路,参用土官。明洪武十四年(1381),土官安兹归明。十六年,由云南所属划隶四川布政使司。是年,弟发绍赴京朝贡,授世袭土知府,后在京病卒,总兵官命己作

  • 土屯制

    清代统治羌族地区的制度。又称屯守备制。乾隆十七年(1752),废杂谷土司,在其南部之杂谷脑、乾堡、上孟董、下孟董、九子寨,设屯总守备,以投降头人充任,简称“五屯”。隶杂谷直隶厅。九子寨多系羌子。杂谷脑

  • 多罗土蛮把都儿黄台吉

    ?—1587明代蒙古右翼多罗土蛮部领主。又称歹雅(歹言)黄台吉。孛儿只斤氏。※阿尔苏博罗特长孙,※不只吉儿台吉子。拥兵万余人。初驻牧于山西偏关外,距明塞六、七百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