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福康安

福康安

1755—1796

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瑶林。大学士傅恒之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侄。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三等侍卫擢头等。后授户部右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三十八年(1773),从定西将军阿桂征大小金川土司叛乱,赐号“嘉勇巴图鲁”。四十一年(1776)起,历任吉林、盛京将军,云贵、四川和甘陕总督,工部、兵部、户部和吏部尚书。四十九年(1784),同阿桂镇压甘肃苏四十三、田五领导的回族、撒拉族人民起义,残酷捕杀义军将士和新教教徒。五十二年(1787),任主帅,同海兰察率兵从鹿港登陆,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翌年于老衢街俘获林爽文。后调闽浙,改两广总督。五十五年(1790),率安南国王阮光平朝京师。五十七年,复任主帅,偕参领海兰察等抗击入侵后藏之廓尔喀。五十八年(1793),与班禅七世、达赖八世等人妥议《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由清政府颁布。后调四川总督,云贵总督。六十年,镇压以石柳邓为首的湘黔农民起义,杀害义军领导人吴八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封贝子。嘉庆元年(1796),卒于军。追封郡于衔,谥文襄。一生领兵奢侈,糜费军饷,死后屡遭嘉庆帝斥责。

猜你喜欢

  • 关前隘大捷

    中法战争重要战役。亦称“镇南关之役”。光绪十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1885年2月13日),在清军主和派将领广西巡抚潘鼎新(?—1888)抵抗不力,放弃谅山,退入镇南关,形势十分危急之际,清政府起用业已

  • 博和哩卫

    见“巴忽鲁卫”(415页)、“把忽儿卫”(1062页)。

  • 吴颉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郁久闾氏。柔然东部首领※匹候跋子。北魏登国(386—396)初,柔然摆脱鲜卑拓跋部控制。登国六年(391),遭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击,随父西逃途中,被魏军击败于南床山(今席勒山)

  • 续碑传集

    书名。清人物碑传资料汇编。缪荃孙(1844—1919,江苏江阴人)编。86卷。光绪七年(1881)始编,宣统二年(1910)书竣。凡征引357家清人著述和16种志书,收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满汉历

  • 六字真言

    藏传佛教咒语名。藏语称“嘛呢意珠”。即“观音六字明咒”。六字即“唵、嘛、呢、叭、咪、哞”。源自梵文。唐代已被吐蕃尊信,敦煌石窟题记中到处可见。或书于寺院,或刻之于石,铸之于金属器皿,印之于布、纸,或藏

  • 蛮夷长官

    官名。元代始置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当地事务,明沿元制,四百户以下设此官,秩正六品,副长官从七品,为世袭土官。掌辖区内一切事务。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无相携贰。其承袭、革除、升降隶兵部。参见“长

  • 金台石

    见“锦台什”(2366页)。

  • 蒲蛮

    古族名。元明对今布朗、德昂族先民的称谓。唐南诏时期称朴子蛮。主要居于云南澜沧江以西,即南诏时期的永昌(保山地区)、寻传(云龙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一带)、银生(景东以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等处的大部

  • 伊犁铁厂

    清代新疆工矿名。位于伊犁河南索果尔。乾隆(1736—1795)中叶建。工匠初多为维吾尔族人。后又以绿营兵丁20名协同开矿,以供制作屯田耕具。旋复于遣犯中,选派精壮200名,以150名挖铁,50名种地,

  • 山苏

    见“勒苏濮”(19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