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抹也先

石抹也先

1177—1217

蒙古将领。又作石抹阿辛、石抹耶先。契丹族。库烈儿孙,脱罗华察儿次子。年10岁,立志复辽国。勇力过人,善骑射,多智略,豪服诸部。被金征为奚部长,让其兄赡德纳,自匿居北野山。闻成吉思汗起兵,匹马投归,建言首取金世宗肇基之地东京(今辽阳)。元太祖十年(1215),以先锋从太师、国王木华黎进逼东京,路杀金新易东京留守,夺其诰命,以新留守名,计取东京,收降守臣寅答虎等47人,定城邑32。继破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谏阻屠城。授御史大夫,领北京达鲁花赤。收降兴中府土豪石天应。奉命副脱忽阑阇里必,征燕南未下州郡。追杀图谋叛蒙之张鲸,进上将军,以御史大夫提控诸路元帅府事。十二年(1217),从木华黎讨鲸弟张致,攻蠡州(今河北蠡县)北城,先登,中石死。

猜你喜欢

  • 根保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基层单位小头人之一。亦作提根。藏语音译,意为“长者”、“老人”。有民主推举,由※粗巴、措(定)本委派及所有差巴户轮流担任等多种形式。有措(定)本设置的地区,各村设一两名;无措(定)本设

  • 析成鲋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晋国的奴役,不断进行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

  • 互市

    ①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及各王朝之间的贸易关系。早在春秋时期就存在。据《左传》记载,周灵王三年(前569),晋悼公实行※“和戎”政策,以货物购取戎狄的土地。西汉开设“关市”与匈奴及南粤赵佗进行交易。东汉与乌

  • 南夷志

    见“蛮书”(2272页)。

  • 啜水

    古水名。初见于《魏书》,为从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至室韦族境所经之水。两唐书《室韦传》作啜河,并言其俗称燕支河,室韦塞曷支部居该河之南。旧说啜水为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之霍林河(一作呼林河、霍

  • 拉甫果嘎

    赞普埃肖列时首席大臣。为“吐蕃七良臣”之一。吐蕃人。大臣※茹莱杰之子。首创以“托卡”(双牛一日所耕土地的面积)作为计算耕地面积的单位。即唐书所载之“突”这一量词的由来。又规定以“兑”作为统计牲畜头数的

  • 沙鲁万户

    详见“夏鲁万户”(1851页)。

  • 大诚庆

    渤海国宗王。一作大茂庆。唐开元二十年(732),渤海王大武艺因唐拒不接受杀其同母弟大门艺之请,遣将攻唐登州(今山东蓬莱),杀刺史韦俊,唐发兵征之。次年,武艺遣其朝唐,上表悔过,唐玄宗赐玺书赦武艺罪,并

  • 苏尼特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部。牧地东界苏尼特左翼旗、西界四子部落,南界察哈尔镶黄旗,北界大漠。元为兴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所居,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所部曰苏尼特。再传至绰尔衮

  • 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人口十二万(1975年)。其祖先原散布于台湾东部峡谷、平原的南北两端,即秀姑峦溪口与恒春地域,后逐步向台东海岸区迁移,形成北、中、南三个聚居群,现分属花莲县的丰滨、玉里、富里、寿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