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班超

班超

32—102

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史学家班彪子。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与母随兄班固至洛阳。初为兰台令史,后被免。十六年(公元73年),从奉车都尉窦固北征匈奴贵族,任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今巴里坤湖),有功。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使者,使鄯善王纳子为质。后又迫使于阗王广德诛匈奴监护使者,归服汉朝。西域南道诸国纷纷遣使通好。升军司马。次年,西进疏勒,废黜亲附匈奴的疏勒王兜题(龟兹人),另立故疏勒王成兄子忠为王。十八年(公元75年),与疏勒王忠坚守槃橐城拒击龟兹、姑墨、焉耆进犯。章帝初,北匈奴在西域反扑,车师、焉耆等国乘机叛离,超被召还,至于阗,受当地人挽留,复北上,还疏勒。建初三年(公元78年),率疏勒、于阗、拘弥、康居兵万余人攻匈奴控制之姑墨石城。五年(公元80年),与徐干所率援军击败反叛的疏勒都尉番辰。八年(公元83年),升将兵长史。从章和元年(公元87年)至永元六年(公元94年),南破莎车,北弱龟兹,征讨焉耆、尉犁、危须,采取“坚壁清野”之法,击退月氏的进攻,并与乌孙联得联系。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威震西域。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龟兹、姑墨、温宿等皆臣属于汉,遂受命任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各国,驻龟兹它乾城。七年(公元95年),封定远侯,后人称其为“班定远”。在西域先后达31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条支的西海(今波斯湾)而还。十四年(102)八月,返洛阳,拜射声校尉。九月,病卒。其子班勇继承父业,再通西域。班氏父子为开通西域,密切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东番记

    明代专门记述台湾高山族风土人情的叙事文章。作者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年间曾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赴台抗倭,亲临高山族村社实地调查访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回大陆后撰成此文,详记高山族人

  • 白纳查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山神爷”。亦译作“白那恰”。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族地区。旧时,诸民族的猎民和放木排者均信仰和祭祀。认为,山中的一切野兽由它管

  • 达斡尔语

    我国达斡尔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等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使用人数约有10万。内部有一定差别,分4个方言:布特哈方言、齐齐哈尔方言、海拉

  •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

  • 哈甲儿气

    明代蒙古职事名。蒙古语音译。从事侦探事务。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哈甲儿气,是熟知地名、道路之人,与向导、夜不收同”。

  • 大慈法王

    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释迦也失的封号。宣德九年(1434),明中央王朝封※释迦也失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慧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

  • 蜡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仪时,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遣使入朝

  • 伊希丹毕坚赞

    1787—1846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三世(一作四世)。亦译作也摄丹丕嘉灿、业希丹毕札拉参、伊希丹毕札拉参等。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作第十六世。生于甘肃宗汇之北噶达托布达寺附近的扎拉通地

  • 独龙河

    河流名。又称“俅江”或“曲江”。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东南,由北向南至茂顶以下转向西流,过马库入缅甸境。河宽平均30米,因河床落差极大,水流湍急。西

  • 好地平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宣德三年(1428),其族僧人容中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彩币表里等。后,其首领及宗教上层常遣人来朝,或亲自赴京,贡马及方物,与明中央保持密切政治、经济往来。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