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会典

清会典

书名。清典制文献。原名《钦定大清会典》,或称《大清会典》。清官修。记载各级行政机构的编制、职掌、事例,为清朝一代典章制度的总汇。仿《明会典》修,但其不追溯前代,只谈当代的典章事例。清修会典始自康熙朝,历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凡五修,五部会典内容大体相同,由于年代不同、典章制度或因或革,有变化。从《乾隆会典》起,将会典和会典事例分开,以会典为纲,则例为目。修嘉庆、光绪两会典时,又把图单独编册,于是有《会典》、《会典事例》和《会典图》三个部分。五部会典是:《康熙会典》162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敕撰修,二十九年(1690)书成,起崇德元年(1636),止康熙二十五年(1686)。 《雍正会典》250卷,雍正二年(1724)奉敕撰修,十年(1732)书成。续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雍正五年(1727)事。《乾隆会典》分《会典》100卷,《则例》180卷,乾隆十二年(1747)奉敕撰修,二十九年(1764)书成。删去已裁汰之行人司、僧录司、道录司和四译馆。增领侍卫府、八旗都统、前锋护军步军都统等门目。是书起自清初,止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其中理藩院止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而奉特旨增入者,则不拘年限。《嘉庆会典》嘉庆六年(1801)开始撰修,二十三年(1818)书成,分《会典》80卷,《事例》920卷,《图》132卷。所载内容以嘉庆十七年(1812)为限。《光绪会典》为今通行本,分《会典》100卷, 《事例》1220卷,《图》270卷。光绪十二年(1886)开馆撰修,二十五年(1899)书成。凡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有关典制,一律纂入。有光绪间内府刻本及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等刊本。对研究民族史和满族史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习显

    即“徒单克宁”(1892页)。

  • 段义连

    即“段廉义”(1699页)。

  • 渔箔

    京族渔民的主要捕鱼工具。流行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巫头岛一带。传说200年前就已使用。用木条和细竹蔑在浅海滩上围插而成。结构分头、身、尾三部分,形状似龙虾,头大,身细长、尾圆小。头部宽大,伸向海岸

  • 郭罗克族

    见“果洛克族”(1440页)。

  • 塞尔勒克

    即“色勒库尔”(845页)。

  • 元景安

    ?—577北魏、东魏、北齐大臣。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拓跋什翼犍五世孙,大司农卿元永子。少工骑射,善于事人。初为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加宁远将军,转大丞相府长流参军。袭父爵为代郡公,加前

  • 苏尼特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六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漠南,传至其孙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始号所部之名。初服属察哈尔,因不堪林丹汗侵虐,其孙绰尔衮和塔尔巴海徙牧喀尔喀依车臣汗。自天聪九年(1635),屡向后金

  • 长孙览

    北周、隋朝大臣。初名善,字休因。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孙,周上党郡公绍远之子。略涉书记,尤晓钟律。西魏大统年间(535—551),为东宫亲信。周明帝(557—560年在位

  • 长水胡

    汉代匈奴部落名。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三辅(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辖今陕西省中部地)。屯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者,称“长水胡骑”,屯宣曲(今西安市西南)

  • 酥油花灯会

    藏语称“美多却杰”,意为“摆花节”。藏族传统盛会。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等地。每年藏历正月十五举行,故又称“正月十五灯节”。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正月十五日,时宗喀巴创办拉萨※传召法会,为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