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浪穹诏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立。卒,子矣罗君立。唐贞元十年(794),南诏攻破剑川,俘矣罗君,徙永昌(今云南保山市)。凡浪穹、施浪、邆赕,总谓之浪人,亦称“三浪诏”。

猜你喜欢

  • 萨尔巴噶什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拉巴噶什、萨拉巴哈什、布库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有众千余户。首领齐里克齐(又作奇哩克齐)当年遣子鄂霍拉克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驻牧伊犁西南鄂尔果珠

  • 皮山镇

    西域古镇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唐朝政府在军队戍守之地设“镇”等军事机构。该镇当设在于阗西南380里之皮山城。《塔里木盆地考古记》认为其地在今新疆皮山县东阿子麻扎古址。

  • 海陵郡王

    见“完颜亮”(1145页)。

  • 李霸

    ?—336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庶子。玉衡二十四年(334)十月,弟李期即帝位后,受封中领军、镇南大将军。玉恒二年(336),不病而死,时人皆云为期鸠杀。

  • 高崇德

    西夏画师。小名那征,为甘州(今甘肃张掖)住户。夏仁宗乾祐二十四年(1193)曾到榆林窟(今属甘肃安西县)画秘密堂,即佛教密宗曼荼罗洞。榆林窟29洞,2洞、3洞为西夏密宗洞窟,或为其所画。榆林窟19洞甬

  • 马牌

    参见“乌拉牌票”(341页)。

  • 尼古奔

    见“费雅喀”(1771页)。

  • 科尔沁左翼后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法库边门(今辽宁省东北)外,东西二辽河于此合流。札萨克驻双和尔山,会盟于哲里木盟。顺治七年(1650),封栋果尔长子彰吉伦为多罗郡王,任本旗札萨克,世袭。嘉庆十一年(1806)

  • 柔然

    古族名。源于东胡。也有“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等说。始祖木骨闾为3世纪后半期人,初为鲜卑拓跋部的奴隶,至拓跋猗卢(?—316)时,逃离拓跋氏,与逃亡者百余人依附纥突邻部。子车鹿会开始拥

  • 红山嘴事件

    清末新疆军队枪杀市民事件。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六日,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民在红山嘴一带聚众抗议清政府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遭到官兵的野蛮镇压,当场被打死七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