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泰不华

泰不华

1304—1352

元朝大臣、史学家、诗人。字兼善,号白野。初名达普化(又作达溥化、达不华),元文宗赐今名。祖籍波斯(今伊朗)人。蒙古军西征时来华,世居白野山。因父宦台州(今浙江临海县),遂居其地。幼好读书、善篆隶、通文史。集贤待制周仁荣养而教之,遂有成。仁宗延祐七年(1320),获江浙乡试第一。英宗至治元年(1321)中进士。历任集贤院修撰、秘书监著作郎、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曾劾罢御史大夫脱欢,谏阻加封异姓大臣伯颜、撒敦为一字王。后又出佥河南、淮西廉访司事,转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所至,体察民情,惩治贪宫污吏。至正元年(1341),授绍兴路总管,革吏弊,均赋役。三年,召入史馆,予修宋、辽、金三史书成,授秘书卿,晋礼部尚书。蒹会同馆事。九年(1349),受命察实台州方国珍举兵事,并上招捕之策。继迁江东道廉访使,改翰林侍读学士。十一年(1351),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分兵温州,与孛罗帖木儿夹攻方国珍。继迁台州路达鲁花赤。翌年与方国珍海战而亡。追封魏国公,谥忠介。工诗,著有《顾北集》行世,已佚,仅存24首于《元诗选》中。尝重类《复古编》10卷,据经史考证讹伪。

猜你喜欢

  • 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之碑

    碑铭。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高宗弘历为纪念平定大小和卓木而撰。铭文以满、汉、维3种文字镌刻。记叙布拉呢敦和霍集占在伊西洱库尔淖尔被击败及逃奔巴达克山经过。原碑立于淖尔东北岸,光绪十七年(1891

  • 王罕

    ?—1203蒙古国建立前克烈部首领。又译王汗、汪罕、翁汗。名脱里,又作脱斡邻勒。忽儿札胡思杯禄汗子。幼年曾先后被蔑儿乞人、塔塔儿人掠去为奴。素与弟(一作叔)台帖木儿、不花帖木儿不睦,分地而治。父卒,嗣

  • 大盛魁

    清代至民国年间蒙古地区著名旅蒙商号之一。与※元盛德、※天义德合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三大号”。创始人山西太谷县人王相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等,康熙(1662—1722年在位)中,曾在费扬古军中任伙夫

  • 开明

    ①唐初郑国皇帝王世充年号。619—621年,凡3年。 ②一作明开,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淳年号。1097—1102,凡6年。

  • 移刺买奴

    1196—1235元朝将领。契丹族。移剌氏。居霸州(今河北霸县),随父移剌捏儿降蒙古,从征战。袭父职为高州(治今内蒙古赤峰东北)等处达鲁花赤,兼征行万户。元太宗二年(1230),奉命攻高丽,取龙、云、

  • 盘头髻

    清代至民国时满族中年以上妇女的一种传统发式。一称盘盘髻儿。主要流行于东北、北方地区。其发式、梳发于脑顶或偏脑后,挽发二三匝,盘成一髻,髻心隆起,中贯以簪,故名。民国后,逐渐改为盘于脑后,直至剪发。

  • 土默特地亩回赎章程

    见“清理地亩总局”(2113页)。

  • 明王

    辽封爵。天禄(947—951)初,耶律安端受封。安端,太祖弟,字猥隐。神册三年(918),为惕隐,天显四年(929),为北院夷离堇。曾征渤海,平叛。太宗即位,有定策功。后与兄剌葛谋乱,妻粘睦姑告变,太

  • 柯尔克孜文

    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柯尔克孜语分南北两个方言,其文学语言是在北部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柯尔克孜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开始采用阿拉伯字母——新疆突厥语族民

  • 长寿

    唐代南诏神武王阁罗凤年号。769—779年,凡11年。一说始于749年,凡31年;另一说始于751年,凡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