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阿鲁阿语

沙阿鲁阿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沙阿鲁阿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现在只剩了几十个,居住在高雄县荖浓溪上游,桃源乡的桃源和高中两个村中。沙阿鲁阿人和布农人杂居,日常生活中都已使用布农语,所以沙阿鲁阿语已趋于消亡。沙阿鲁阿语有辅音13个,元音有4个。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沙阿鲁阿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中缀插在词干第一个音节开首辅音之后,元音之前。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9类。名词有主格、属格、宾格、位置格形式,前面加不同的格助词表示。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使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一般体、进行体、完成体;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主语在后,宾语在主语之后。限定、修饰成分一般在被限定、修饰成分之前。数词作定语限定名词时在名词之后。

猜你喜欢

  • 分群放牧

    蒙古等游牧民族放牧方式。是一种起源甚早,经过长期放牧实践,因畜、因地制宜而形成的放牧方式。先是由大牲畜与小牲畜分开放牧,演变为牛、马、驼、羊分群放牧,继又按同类牲畜的老幼、强弱分群放牧,有不同的羊群、

  • 合底忻

    即“合答斤”(834页)。

  • 王义宗

    五代时吐谷浑别部首领。后晋开运三年(946),官吐谷浑节度使。及吐谷浑首领白承福遭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诬陷,五族四百余口被杀后,受知远命,统领白承福余部。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加封检校太尉、沁州刺史。

  • 乌思藏管民万户

    见“阿里万户”(1223页)。

  • 拓跋鲜卑远祖石室

    见“嘎仙洞”(2449页)。

  • 手扒羊肉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为日常盛馔,也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制作过程:选体壮膘肥的小口羯羊,将活羊切断大动脉,使羊死而血流聚胸腔内,然后剥皮,分成大块,洗争,放入开水锅内烹煮,稍熟即取出,保持鲜嫩。然后盛入盘

  • 贯宁

    见“萧惠”(1991页)。

  • 军主

    官名。南北朝时统率一军之主将之称。隋唐以后不称。宋代蕃兵中大首领称都军主,百帐以上称军主,其次为副军主。西夏建国前李继迁、李德明时期均设此职。

  • 伊宁回族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回族寺。原名宁固寺。又称凤凰寺、金顶寺、陕西大寺、陕甘大寺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四十六年增建,以后又多次修缮。原有面积6千多平方米,现存3千多平方

  • 颉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