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水达达

水达达

元代对以渔猎为业的诸部女真人的别称。亦称水达达女真、女真水达达,或曰打鱼水达达、水鞑靼,《黑鞑事略》作斛速益里干(蒙古语,意为住在水边的鞑靼),清《满洲源流考》等作硕达勒达(满语,硕,“直”之意;达勒达,“遮蔽”意;义为隐蔽处,指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居民)。来源于黑水靺鞨。包括众多部落,著名的有狭义的水达达、吾者、乞列迷、骨嵬。活动区域约以今黑龙江依兰县为中心,东临日本海,西有东流松花江以北地,南起图们江北,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元初,元王朝在其地置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五个军民万户府分领其民。至元二十三年(1286),统归开元路管辖。皇庆元年(1312),其地从开元路划出,设水达达路,专理其事。元为加强对黑龙江下游一带的管理,前后又设置征东元帅府、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和许多千户所。元政府在其地征收赋税,签军应役,发布禁令,赈济救灾,屯田开垦,设立驿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其向元朝的贡物主要为名鹰海东青、貂皮、水獭皮、海豹皮和白布等。以渔猎为生,已有农业生产;能造渡海大船和纺织麻布。各地发展不平衡:居松花江大曲折处者以农业为主,散居松花江下游至乌苏里江一带的主要以捕鱼为业,余以狩猎为生。大多还“逐水草为居”,无固定居住点和房屋。元末明初,居松花江下游者开始向南迁徙,明代的建州女真即原胡里改和斡朵怜两万户府的居民,海西女真则主要是从黑龙江沿岸南下的水达达(所谓“江夷”),是形成今满族的主要先民。其余在明代被称为野人女真,是今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前苏联吉里亚克人等的祖先。

猜你喜欢

  • 罕东左卫

    明代西北羁縻卫之一。位于沙州卫(今甘肃敦煌县)故址。族众原属罕东卫。后因部人奄章与同族不睦,彼此仇杀,率众遁居沙州,谋自立。至其子班麻思结时,众日蕃盛,尝从官军讨曲先。宣德七年(1432),以功授罕东

  • 喀克哩

    ? —1840清代四川大金川八周碉土守备。藏族。参见“阿木禳”(1200页)。

  • 里布加布

    旧时四川凉山彝族习惯法。彝语又称“尔德杰威”,意为规矩、道理。用以处理一切社会问题,人人必须遵守先例,遇事援引、参照以前执行的习惯办法,彝称“跟路路”。但历代也有一定的改进与灵活变通。主要内容包括几个

  • 那没罕

    见“那木罕”(929页)。

  • 马岗地

    “马岗”为藏语音译,※外差中的一种。旧时以岗为单位向原西藏地方政府服兵役的土地。每一马岗,约有土地40※克,通常须出常年兵一名,兵员的衣食用费由被分予此种土地的农奴负担,清代还要自带武器。按乾隆五十八

  • 回回番客

    宋元时期对来华朝贡、经商之信仰伊斯兰教商人、使者之称谓。亦称番商、番客、胡贾、贾胡等。公元8世纪起至15世纪,中国与西方的海上贸易,几乎为阿拉伯各国独占。当时来华贸易之商人多为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各

  • 勐卯安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古称“勐卯果占毕”,意即“产香软米的地方”。元属麓川路。明为麓川故地,明朝“三征麓川”后,设陇川、南甸、干崖三宣抚司,属陇川宣抚司。万历(1573—1620)初,分陇川同知多俺居勐卯(

  • 纳延城

    即“乃颜城”(38页)。

  • 谭拜

    ?—1650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剌氏。侍卫阿敦之子。少从征战。天聪五年(1631),以牛录额真随军围大凌河城,以功予骑都尉世职。八年(1634),迁甲喇额真。九年,随多尔衮等招抚察哈尔部众。崇

  • 六角

    东汉时匈奴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六种官职的总称。为单于的辅政重臣,其位仅次于※四角之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皆由单于子弟充任。依次第也可承袭单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