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水达达

水达达

元代对以渔猎为业的诸部女真人的别称。亦称水达达女真、女真水达达,或曰打鱼水达达、水鞑靼,《黑鞑事略》作斛速益里干(蒙古语,意为住在水边的鞑靼),清《满洲源流考》等作硕达勒达(满语,硕,“直”之意;达勒达,“遮蔽”意;义为隐蔽处,指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居民)。来源于黑水靺鞨。包括众多部落,著名的有狭义的水达达、吾者、乞列迷、骨嵬。活动区域约以今黑龙江依兰县为中心,东临日本海,西有东流松花江以北地,南起图们江北,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元初,元王朝在其地置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五个军民万户府分领其民。至元二十三年(1286),统归开元路管辖。皇庆元年(1312),其地从开元路划出,设水达达路,专理其事。元为加强对黑龙江下游一带的管理,前后又设置征东元帅府、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和许多千户所。元政府在其地征收赋税,签军应役,发布禁令,赈济救灾,屯田开垦,设立驿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其向元朝的贡物主要为名鹰海东青、貂皮、水獭皮、海豹皮和白布等。以渔猎为生,已有农业生产;能造渡海大船和纺织麻布。各地发展不平衡:居松花江大曲折处者以农业为主,散居松花江下游至乌苏里江一带的主要以捕鱼为业,余以狩猎为生。大多还“逐水草为居”,无固定居住点和房屋。元末明初,居松花江下游者开始向南迁徙,明代的建州女真即原胡里改和斡朵怜两万户府的居民,海西女真则主要是从黑龙江沿岸南下的水达达(所谓“江夷”),是形成今满族的主要先民。其余在明代被称为野人女真,是今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前苏联吉里亚克人等的祖先。

猜你喜欢

  • 斡脱所

    见“斡脱”(2424页)。

  • 蒙古八旗

    见“八旗蒙古”(30页)。

  • 粟末靺鞨

    唐代东北部族名。亦作涑沫靺鞨。靺鞨※粟末部壮大后的新称。原分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松花江上游地区(一说在吉林市北以下的松花江北流段两岸,或说在今辉发河、松花江和牡丹江上游一带),后经隋炀帝时和高丽国亡

  • 鄂尔浑回纥汗国

    古国名。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创建。定都于鄂尔浑河上游※斡耳朵八里(今蒙古境内哈喇巴喇哈逊)。前后历15汗。汗国以内9族(九姓回纥)为基础,加外9部构成。汗系为药罗葛氏。唐德宗贞元十年(795)

  • 段末波

    即“段末柸”(1695页)。

  • 青海土尔扈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土尔扈特人专称。首领为贝果鄂尔勒克第三子保兰阿噶勒琥、第四子莽海之裔。清崇德二年(1637)后移住。初隶青海和硕特部,与之错居。后以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别编旗分佐领。建4札萨克

  • 普颜怯里迷失

    元晋王甘麻剌妃。蒙古弘吉剌氏。生子也孙铁木儿。至治三年(1323),也孙铁木儿(泰定帝)即位。十二月,追尊宣懿淑圣皇后。

  • 军机章京

    俗称“小军机”(150页)。

  • 佐扎

    藏语音译,宗(相当内地之县)政府职官名。原西藏地方政府时,由政府、贵族或寺院各自委派的庄头和乡吏。僧俗各1人,为世袭,专司差役的摊派与检查,处理案件,出席宗政府会议。例由群众推选,宗政府任命。无物质待

  • 藏文大藏经

    以藏文翻译和撰写的佛教典籍。初称※《甘珠尔》和※《丹珠尔》。吐蕃时期只有译经的目录集,如《秦浦目录》、《旁搪目录》及《登迦目录》,前两者已失,今仅存后者。最早版本为西藏纳塘寺古本。始于元仁宗(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