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松乡文集

松乡文集

书名。元任士林(1253—1309)撰。10卷。士林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叔实,号松乡。元中叶在江浙一带任儒学教谕、书院山长等职。是集所收碑、志、记、传60余篇,大多记成宗及武宗朝事,其中对赛典赤家族、东南书院、道观、海远、驿站等事迹记述颇详,可补正史之阙。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据明泰昌刊本补刊本。

猜你喜欢

  • 诸弟之乱

    契丹建国时耶律阿保机兄弟间争皇位的斗争。契丹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分为8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

  • 尉头

    西域古国名。王治尉头谷(今新疆阿合奇县哈拉奇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口2300,兵800。国王之下设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各1人。居民从事游牧,兼营农业。衣服类乌孙。汉通西

  • 马秀廷

    民国初年将领。字文仲。云南省陆良县(今属师宗县)人。回族。青年时期投军门吴远安部,屡立战功,由哨兵升管带军门。清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中率定远、镇远两军,同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军。收复10余州

  • 侎俐

    部分彝族的自称。原为村寨所在地名。后演变为部落、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墨江、普洱、凤庆、云、景谷、景东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岔道尔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阎家寺。藏语称“扎西坚巴南杰林”,意为“吉祥弥勒尊胜洲”。在甘肃临潭县龙阎乡。据《安多政教史》载,建于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时期,建寺时得到卓尼寺和卓尼杨土司的支持

  • 兴复哈密国王记

    书名。亦称《兴复哈密记》。明马文升(1426—1510)撰。1卷。文升字负图。钧州(今河南禹县)回族。景泰(1450—1456)进士,累官兵部尚书。是书记述明太宗封元遗臣脱脱为哈密忠顺王,建立哈密卫,

  • 五狄

    古代中原人对北方几个少数民族的统称。《逸周书·明堂》载西周有“五狄”。《周礼·夏官·职方》郑玄注引《尔雅》亦有“五狄”。上述二书未指出五狄名称。《白虎通·礼乐》称“北方为五狄”,则泛指北方各族。《礼记

  • 赵佗

    ?—前137南越国君,自称蛮夷大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曾佐尉屠睢攻越,后为南海郡龙川县令。秦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原,时郡尉嚣病亟,令其代行南海尉事,授计绝秦通越之道,自守待变。后趁秦亡楚汉相争之机

  • 斯古拉

    土族语音译,意为“转山”。旧时青海土族民间祈求丰收的群众性活动。每年夏历五月下旬至六月底择吉日举行。届时由庙管、青苗头率领一个或几个村的男子和未婚姑娘抬着神像,背上经卷为前导,组成108人的队伍,排成

  • 辽金元艺文志

    书名。清黄虞稷、倪灿、钱大昕等撰。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有关辽、金、元三朝的图书目录汇辑。内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中的辽、金、元部分,厉鹗《辽史拾遗》中的补经籍志,杨复吉《辽史拾遗补》中的补经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