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义臣

杨义臣

?—617

隋朝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本为鲜卑尉迟氏(尉氏)。隋秦兴县公尉迟崇子。开皇(581—600)初,父战死,袭爵,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官名)者数年,被隋文帝赐姓杨氏,编入属籍,为皇从孙。未几,拜陕州刺史。能驰射,有将才。十九年(599),以行军总管率步骑3万出白道,击败突厥达头可汗。次年,追突厥至大斤山(今内蒙古黄河东北大青山),与太平公史万岁合击突厥达头可汗。仁寿元年(601),拜朔州总管。隋炀帝即位,汉王杨谅起兵于并州。奉命率马步2万,夜出西陉,击溃汉王将乔钟葵军。以功进位上大将军,寻授相州刺史。改宗正卿、太仆卿。大业五年(609)从征吐谷浑于覆袁川(今青海省青海湖东北)。又从炀帝征高丽,先胜后败,坐免,寻复位。次年,以军副,与大将军宇文述至鸭绿江,班师,任检校赵郡太守。九年(613)击败关中向海明起义军。十二年(616),败张金称,灭高士达,入豆子(今山东商河、惠民县北),擒格谦,为隋末镇压起义军主力之一。后炀帝忌其威名,调入朝,进位光禄大夫,拜礼部尚书。未几,卒于官。

猜你喜欢

  • 比丘尼

    佛教称谓。梵文音,又作苾��尼、煏尼、 比呼尼。藏语称阿尼、准玛。意为“乞士女”、“除女”。也称“沙门尼”,俗称“尼姑”,“尼”指女子出家后受具足戒者。出现较晚,据说阿难请

  • 平淀

    简称“淀”,亦写作“甸”。契丹民族对水旁平地之称谓(非同中原以“淀”称湖泊之类),如《辽史》所记“黑山平淀”、“黑河平淀”、“辽河之平淀”、“春州北平淀”等。塞北多山岭大漠,凡河旁湖畔,地平土沃,水草

  • 高句丽

    即“高句骊”(1911页)。

  • 兴喀卫

    见“恨克卫”(1726页)。

  • 西宁善后事宜

    清朝约束青海西宁蒙、藏诸族的措施。嘉庆十二年(1807),西安将军兴奎等奏准,内容为:派兵驻守黄河北岸,换班巡查,青海蒙古派兵随同防守;不准汉人(包括通事)私入藏地,凡遇有通晓藏语者私自潜往,即以“汉

  • 火占

    即“俱战提”(1888页)。

  • 阿那保

    ?—1837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东布特哈莽鼐屯(今黑龙江讷河县)人,隶布特哈正黄旗。乾隆四十年(1775),以马甲驻京,授上驷院司辔长。五十六年(1791),从征廓尔喀,因功晋二等侍卫,寻

  • 富勒浑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乾隆六十年(1795),由鸟枪护军校委署护军参领。嘉庆五年(1800),补鸟枪营副护军参领,发往湖北,以参领补用,随领队大臣明亮镇压反清武装,数月间连续接

  • 僚郡俚郡

    南朝时在部分南方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机构。据《南齐书·州郡志》载,当时在南方一些僚人、俚人聚居区设有越巂僚郡、岩渠僚郡、始平僚郡、沈黎僚郡、甘松僚郡、吴春俚郡等等。朝廷授予当地本民族首领一定

  • 赵音旺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粤北泷水(今罗定)县人。瑶族。正统十一年(1446),因镇守两广少监阮能等人对瑶民百端苛索,与晋康逍遥山瑶族首领凤广山聚众起义,邻近广大瑶民纷纷响应。自号大将军,率众攻破泷水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