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连头兵豆伐可汗
一作“敕连头兵伐可汗”,即“阿那瓌”(1206页)。
一作“敕连头兵伐可汗”,即“阿那瓌”(1206页)。
古代吐谷浑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鲜卑语。有本民族文字,今已失传。据《隋书·经籍志》载,有用鲜卑文字著录的典籍《国语》、《鲜卑语》、《鲜卑号令》等10余种,今已佚。
见“也先”(140页)。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首。乾隆二十九年(1764)建。为伊犁将军驻地。并驻有参赞大臣、理事同知、抚民同知等官,满营士兵4370人及其家属。同治十年(1871)沙俄入侵毁城,遗址在今新疆霍城县南
唐代南诏宣武帝隆舜年号。约892—897年,凡6年。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苏滨水(今绥芬河)流域。康宗完颜乌雅束时(1103—1113年在位),该部勃堇(部长)厮故速有异志,康宗于甲申年(1104)遣完颜斡带征服之。
藏语音译。又作群则。意为“作佛事者”。多为贵族僧侣,是靠向寺院及大堪布等发放布施而取得寺内免差特权者,分错钦(主佛殿)、扎仓及康村三个等级,依布施多少而定。
①见“耶律挞不也”(945页)。 ②见“萧孝穆”(1994页)。
见“本雅失里”(489页)。
见“玉资伯克”(477页)。
见“萧忽古”(19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