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政堂省

政堂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据其地位、职能,显系得名于唐之政事堂(宰相办公处)。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是三省中的中枢。比唐之尚书省。掌执行王国的一切政令,为王国最高行政庶务机构。设大内相1人,比唐尚书令,位居宣诏、中台左、右相之上,与左、右相共同审议王国军政要事并作出决定;左右司政各1,为大内相副手,比唐左右仆射,位居宣诏、中台二省左、右平章事之下,分掌左、右6司之官;有左右允各1,比唐左、右丞,佐左、右司政分总6司之事(一说直属于内官的秘书官)。下辖6部12司,6部为忠(掌文官的选授、考课、勋封事务)、仁(掌管土地、钱粮、贡赋)、义(掌礼仪、祭祀、贡举)、智(掌武官任免、军队、军需装备等,是王国最高军事行政机构)、礼(掌法律、刑狱,为王国最高司法行政机构)、信(掌交通、水利、屯田、建筑与工匠管理等),分别比唐之吏、户、礼、兵、刑、工6部。各部设卿1,比唐诸部尚书;其副曰少卿,比唐诸部侍郎。12司为:左6司即忠、仁、义3部(正司)和爵、仓、膳3部(支司),由左司政掌管;右6司即智、礼、信3部(正司)和戎、计、水3部(支司),由右司政掌管。各司设郎中1,员外若干人,为司的正副长官,执掌政务。

猜你喜欢

  • 匐你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酒”。《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酒为匐你,”故有“匐你热汗”,热汗掌监察非违、厘整班次。据法国学者

  • 木牌

    ①清代西藏地方喇嘛进京朝贡时系于所携贡物(箱装或包裹)及行李上木制烙印的编号印单。喇嘛由西藏起程时,向驻藏大臣报明所持物件之数量,由驻藏大臣发给编号印单,注明数量,沿途逐号点验。如有浮冒,沿途不予支应

  • 曲雕阿兰

    元代地名。又译阔帖兀阿阑,阔迭兀(额)阿剌勒。位于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温都尔汗西南。成吉思汗大斡耳朵(宫帐)设此。太宗、宪宗、泰定帝即位大典在此举行。《元朝秘史》一书亦在此写成。

  • 捕鱼儿海之战

    明朝与北元的一次大决战。明太祖朱元璋经多年战备,欲灭北元,统一蒙古地区。洪武二十年(1387),命※冯胜(回族)等率20万兵北征金山(在今吉林双辽东北),收降北元丞相纳哈出及其部众,断北元左翼。旋于同

  • 乌古迺联盟

    女真族早期的部落联盟。因在女真族首领乌古迺时期形成,故名。女真族在氏族部落时期,邑落各有大人,不相总一。至金献祖※绥可时,完颜部始定居安出虎水(今阿什河)流域。其子※石鲁为首领后,内稍以条教为治,外用

  • 色柯寺

    见“广惠寺”(132页)。

  • 夷情房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设章京1人,由理藩院主事充任,并设管理案卷经书2人,小写6至7人。凡噶厦公所官员及各营官升补,发赐蒙古僧人、尼泊尔人路照。达木八旗事务,各大活佛转世掣签,更换五台山札萨克喇嘛

  • 提伦

    十六国时期鲜卑首领之一。见“密贵”。(2122页)。

  • 活约地

    清代蒙古族按规定年限典与汉人到期赎回的土地。蒙古族将户口地等典与汉族农民耕种,双方立契约,规定典租年限,期满交还典价,即可赎回,但也出现此种典租地在蒙汉民之间辗转典租,及到期不赎而加典价的现象。

  • 广宁府路

    元地方政区名。亦称广宁府或广宁路。至元十五年(1278)置。辖境约西至大凌河,东达辽河下游附近,北在今阜新市一带与大宁路和懿州地相接,南至辽东湾。治所在今辽宁北镇县城。本为辽显州地,金于天辅七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