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马赤
元初将领。秃立不带氏。初随诸王没赤征蜀,后从塔海绀卜、火鲁赤诸帅。宪宗八年(1258),随纽璘攻涪州(今四州涪陵县),以兵2000败南宋水军于马湖江。于横江、嘉定、宣化造浮桥,以达成都。以才干受命领兵千人,从万户昔力答攻碉门、黎、雅、土蕃等地。中统四年(1263),为蒙古汉军万户。至元九年(1272),从速带儿征建都,败宋军于梅子岭,迫建都降。继从汪田哥等攻嘉宝、重庆、泸、叙诸州,以功兼崇庆府(今四川崇庆县)达鲁花赤。
元初将领。秃立不带氏。初随诸王没赤征蜀,后从塔海绀卜、火鲁赤诸帅。宪宗八年(1258),随纽璘攻涪州(今四州涪陵县),以兵2000败南宋水军于马湖江。于横江、嘉定、宣化造浮桥,以达成都。以才干受命领兵千人,从万户昔力答攻碉门、黎、雅、土蕃等地。中统四年(1263),为蒙古汉军万户。至元九年(1272),从速带儿征建都,败宋军于梅子岭,迫建都降。继从汪田哥等攻嘉宝、重庆、泸、叙诸州,以功兼崇庆府(今四川崇庆县)达鲁花赤。
参见“涅空”(1933页)。
汉代匈奴诸王之一。※且鞮侯单于(前101-前96年在位)弟膺此王号。率部驻牧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即囚于该地。约太始二年,(前95),王弋射北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因置于率宾水(今绥芬河)和率宾部故地故名。领华、益、建3州。治华州,故址在前苏联沿海州乌苏里斯克(汉文献作双城子);或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旧有说“率宾”为“卒本”
1874—1949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陕西省西安市人。回族。幼家贫,从西安清真大寺刘老安万龄等阿訇为师,学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典籍。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受业于著名经师者万选、禹月
即“吐蕃”。敦煌文书藏文卷子将“吐蕃”写作“土蕃”。称“吐蕃赞普”为“土蕃天子”。详见“吐蕃”(765页)。
部族名。明代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大部之一。建州、建州左、建州右3卫女真人的泛称。清皇室本支。元末明初,斡朵里(在海西江与牡丹江西岸,依兰对岸马大屯)、火儿阿(即牡丹江,今桦川以东之地)、托温(今
见“和礼霍孙”(1448页)。
见“刘渊”(859页)。
见“茅戎”(1344页)。
地名。位于贵州铜仁城北30里,铜仁至松桃之间。四面皆山,中有一平坝,约数里,形如釜底。为苗民聚居地。旧建有石城一座,设弁兵防守。清代乾嘉时苗民大起义始于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