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拾寅

拾寅

?—418

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一作什寅。姓吐谷浑氏。※树洛干子。北魏承平元年(452),其叔慕利延卒,继立为王。始于伏罗川(今青海湖西南巴隆附近)建城廓定居。附北魏,奉修贡职,受封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西平王。同时屡遣使朝刘宋,贡方物,受宋封为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次年,进拜镇西大将军。对魏“自恃险远,颇不恭命”,加之其地盛产金、银、牛、马,为魏所觊。和平元年(460),遭北魏两路军攻伐,走保南山(今青海湖南山),丧失驼、马20余万头。以魏军染疾疫,始罢兵。次年,遣使向刘宋通贡,献善舞马、四角羊,宋太子、群臣作赋27首,谢庄作舞马歌。皇兴四年(470),复因“不供职贡”于魏,再遭魏攻,兵败曼头山(今青海共和西南),被迫入贡请和,遭拒。延兴三年(473),因扰魏浇河,又遭魏军袭击,窘急请降,遣子费斗斤入侍,自是岁修职贡,与魏交好。南齐建元元年(479),遣使朝贡于齐,受封骠骑大将军。北魏太和五年(481)卒。

猜你喜欢

  • 铺马劄子

    元代乘驿的凭证。过往使臣凭铺马劄子由驿站提供铺马及饮食。元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行省、行台等官府均可自出��子。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诸官府不得自出劄子。二

  • 板勒纥

    见“缚喝”(2416页)。

  • 称海宣慰司

    元边疆地区行政机构。大德十一年(1307)建和林行省时置。隶岭北行省。司治镇海战,又作称海城,故址约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之东,为成吉思汗攻金回师后命大臣镇海领所俘人户就地屯田,于兀里羊欢之地建筑。因地近金

  • 来远州

    见“来远城”(1051页)。

  • 郁折

    高句骊国官名。执掌图簿。其名始见于《新唐书》,为第二等级官名,位在※“大对卢”之下,※“太大使者”之上。此前《北史》等史书所记高句骊国王家凡12等级官号中,皆不见其名。

  • 巴雅思哈勒昆都楞汗

    见“昆都力哈”(1410页)。

  • 李存勖

    885—926五代后唐皇帝。923—926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长子。生于晋阳宫,小名亚子或亚次。晓音律,习《春秋》,通大义,善骑射。乾宁二年(895),随父讨邠州王行

  • 八柱国

    西魏等官制。柱国或上柱国官秩始于战国时期楚国,原为保卫国都的官,后为最高武官。北魏初,太武帝拓跋焘以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北魏末年,又以此秩授尔朱荣。西魏大统三年(537),文帝授予宇文泰此秩。其后功参

  • 代子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 陶新春

    1825—1867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又名陶正春、陶虎。贵州威宁骨董山(今属赫章县境)人。苗族。世代为彝族土目以机的农奴。父早逝,随母改嫁到巴拉寨熊家。有同母兄弟3人,先后被派到威宁和赫章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