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兴阿

德兴阿

?—1867

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乔佳氏。道光间,任侍卫。咸丰三年(1853),奉命率黑龙江官兵入钦差大臣琦善大营,与太平军交战,复扬州。加副都统衔。六年(1856),太平军由镇江渡江进攻江北大营,摧毁清军营盘100余座,攻克扬州。钦差大臣托明阿被革职后,奉命为钦差大臣加都统衔,移驻浦口,重建江北大营,围困天京(今南京),继续堵剿太平军,复扬州,克浦口、瓜洲等地。八年(1858),浦口大营被陈玉成攻破后,节节败窜,放弃扬州。九年,因久攻六合不下,被革职。回京后,为僧格林沁委用。十一年(1861),署密云副都统。同治元年(1862),授西安右翼副都统,旋留办山西防务。五年(1866),充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会办新疆北路军务。卒于军。谥威恪。

猜你喜欢

  • 列德

    ①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都落对氏族首领的俗称。亦作聂德布。珞巴语音译,意为“长者”、“有权威”、“主人”等。一般自然形成。由有德才、办事公正、能言善辩、富有生产经验并有威望的人充任。负责处理氏族或村寨的日

  • 蒙古王公

    清代蒙古贵族的总称。清朝统一蒙古以后,废除蒙古以前的济农、洪台吉、丞相、太师、宰桑等封建贵族称号;为了笼络蒙古贵族,以满族宗室的封号赠给蒙古贵族。根据蒙古封建贵族不同的身分等级和地位以及对清王朝的效忠

  • 刀奉汉

    明代云南大侯(南甸)傣族首领。宣德四年(1429),任大侯州(治今云南云县)知州。以大侯民复业者多,岁纳差发银250两。湾甸、镇康二长官民少,岁各纳百两。永乐(1403—1424)中,俱升为州,奏请援

  • 交刚之战

    春秋时期白狄与晋国之间的一次战争。春秋初期,白狄分布于今陕北和晋西北一带,与秦、晋及赤狄为邻。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景公灭赤狄潞氏。翌年,又灭赤狄甲氏、留吁、铎辰等部,白狄遂与晋国直接接触。在秦

  • 法台

    藏语称“尺巴”,即住持。藏传佛教较大寺院内之僧官。总管全寺经济、诵经、昂欠活佛请假等宗教行政事务。由各昂欠出代表、管家、干布、大僧官、吉哇等若干名,组成法台会议。法台有权改宗教派。如塔尔寺行政组织最高

  • 希滩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56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喜塔尔河卫,并说清代有喜塔尔河,在宁古塔(治今

  • 恪尊

    即“可敦”(491页)。

  • 福会寺

    寺庙名。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附近。康熙年间(1662—1722)为全旗的最大喇嘛庙。乾隆时(1736—1795),喇嘛人数达450人。由3个寺庙组成。西侧生乐寺,有3个大院,供奉4米高的铜制弥勒佛

  • 弥什克

    ?—176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彻埒克长子。雍正十年(1732),随父击准噶尔,被俘,后脱归,袭辅国公,以驻张家口外之察哈尔蒙古,赐其70人丁辖之。

  • 哈拜都拉·斡里汗

    见“爱毕勒达”(18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