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保

德保

?—1789

清朝大臣。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姓索绰络氏。圣祖玄烨赐其曾祖六库郎中都图姓石。乾隆二年(1737)进士。十四年(1749),累官侍读。次年,条奏学政事宜3条。十五年,调山东学政,擢翰林院侍讲学士,升内阁学士。十七年,迁工部侍郎兼总管内务府大臣,仍直南书房。二十六年(1761),授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充经筵讲官,吏部侍郎。二十七年,以旗人不顾生计,妄行糜费,奏请八旗大臣、步军统领衙门不时稽察,凡官员违者参处,兵丁责革等。二十八年,充会试副考官。三十年(1765),管理国子监事,充江西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三十四年(1769),调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寻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管理盛京官学。年底,授广东巡抚。三十六年,兼署两广总督。次年,奏各州县征收田房契税,解司迟延,罚俸。四十一年(1776),署福建巡抚。后两年,擢礼部尚书。四十四年兼署吏部尚书,奉命纂《音韵述微》。四十六年(1781),历充《日下旧闻考》总裁、上书房总师傅。次年,暂署兵部尚书。与皇子等编辑《明臣奏议》,因未详加厘正,以不胜总师傅之任,回原衙门办事。五十年(1785),总办《乐律全书》,又于《律吕正义》中取要节繁,辑为《简要》1编。五十三年,充顺天府乡试正考官。卒,谥文庄。

猜你喜欢

  • 百夷传

    书名。1卷。钱古训(号坚斋,浙江余姚人)、李思聪(湖广桂阳人)撰。成书于明洪武年间。二人均为洪武时进士,同官行人司行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奉使缅甸及百夷(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调解云南

  • 高松

    ①即“高模翰”(1917页)。 ②金朝官员。一名檀朵,渤海族遗裔。先世在渤海国亡后被辽迁居澄州析木县(治今辽宁海城县)。年19岁从军为蒲辇(五十夫长)。以善战,被金将完颜宗弼召置左右。从破汴京(今河南

  • 折继世

    宋代将领。党项羌族。※折惟忠子,※折继祖弟。少从军,为延州东路巡检。宋治平四年(1067)十月,闻知西夏左厢监军嵬名山欲以绥州降宋,遣子克懃报宋将种谔,使宋协助取绥州,已率步骑万余人自怀宁砦趋银州,分

  • 鄂伦春语

    我国鄂伦春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黑河市和塔河、呼玛、逊克、嘉荫等县。鄂伦春多半聚居。聚居地区的鄂伦春族大部分都使

  • 山上王

    高句骊国第十世王延优的谥号。延优于汉献帝建安二年(197)继位,三国魏明帝太和元年(227)死,此为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鄂尔多斯左翼前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南准格尔旗。牧地东界归化城土默特地,西界右翼中旗,南界榆林卫边城,北界右翼后旗。唐属胜州,宋入西夏,明初为榆林左卫地,后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

  • 索伦营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黑龙江徙置。初有兵1018名、眷属数千名。自立1昂吉、6佐领。设领队大臣1人、正副总管各1员。乾隆三十二年(1767)复增2佐领,设八旗,分左右两翼。

  • 拔悉弥

    即“拔悉蜜”(1364页)。

  •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12宫1府,下皆设瓦里。滂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瓦里。又,辽圣宗※兴圣宫下有一※石烈(相当于“县”或“乡”)名“

  • 湾甸御夷州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属镇康路。洪武十七年(1384),置湾甸县,旋为麓川所并。永乐元年(1403),以其地近麓川,地广人稠,设湾甸长官司。三年,升为州,治所在今云南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