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觉寺
寺院名。在青海西宁市。旧名妙华庵。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永乐十年(1412)敕赐“弘觉寺”匾额。明前期,该寺深受朝廷重视,寺僧札思巴销南曾多次进京朝贡,被封为国师。在明朝支持下,寺院兴盛,名振西宁。明后期,塔尔寺、佑宁寺相继建成,此寺地位相对低落。清代成为甘肃拉卜楞寺属寺。建筑有护法殿、钟鼓楼等。有僧舍多间,因寺处西宁城内而为青海省内蒙、藏王公、千百户和上层僧人来西宁时之常住地。现仅留“宏觉寺街”名。
寺院名。在青海西宁市。旧名妙华庵。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永乐十年(1412)敕赐“弘觉寺”匾额。明前期,该寺深受朝廷重视,寺僧札思巴销南曾多次进京朝贡,被封为国师。在明朝支持下,寺院兴盛,名振西宁。明后期,塔尔寺、佑宁寺相继建成,此寺地位相对低落。清代成为甘肃拉卜楞寺属寺。建筑有护法殿、钟鼓楼等。有僧舍多间,因寺处西宁城内而为青海省内蒙、藏王公、千百户和上层僧人来西宁时之常住地。现仅留“宏觉寺街”名。
清嘉庆年间云南永昌府芒市司(今潞西县)德昂族头人。嘉庆十九年(1814),因芒市傣族土司抢占德昂族水田,分给户那傣族头人,激怒德昂族。遂于是年冬率德昂族民众掀起反对傣族土司的斗争,得到傣族民众的同情和
见“鼎新律”(2225页)。
见“兀里奚山卫”(111页)。
晋代鲜卑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金代京师防城军的一部分。由曾因盗窃之类而犯罪者组成,以充防筑之役。城防建筑中苦累之役皆由此等人承当。世宗大定十七年(1177),改为武卫军的一部分。
见“阿拍”(1193页)。
①北魏末年河北地区起义军首领葛荣年号。526—528年,凡3年。 ②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廉义年号。1077—1080,凡4年。
指明代大宁都司所领泰宁、福余、朵颜等兀良哈三卫。详“大宁都司”及“兀良哈三卫”条。
即“讷北室韦”(920页)。
毛南族民间宗教敬神活动之一,即“安龙谢土”。流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私生子出世和自然界出现异常现象及恶兆时举行。前者由私生子父母负担费用,后者由村内各户均分。历时3—5天,由师公主持,先祭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