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农人

布农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30779人(1975年)。17世纪时仍主要聚居在中央山脉西侧,从事火耕农业,以灰烬为肥料。采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18世纪以来,为了获得新的生产空间,越过中央山脉迁至花莲、台东等地。现主要聚居在关山和玉里一带海拔500—3000米之间的山地,分属南投县的仁爱、信义,高雄县的雅尔、玛雅,台东县的海端、延平,花莲县的万荣、卓溪等乡。由于不断扩散和迁徙,村社大多由不同氏族的家庭组成,但同一氏族的人家往往比邻而居,至日本侵占台湾时期,仍保留许多父系多世代的大家庭。过去同一氏族有公共猎场和耕地,有共同的祭祀活动及禁忌,同一氏族有相互帮助和保护的义务。因居地较高及险峻,生产条件恶劣,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一直比较粗放。

猜你喜欢

  • 江孜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法王府顶”。全称江卡尔孜,亦称季阳则、江喀孜、协噶尔江孜、佳勒则宗。相传大喇嘛曲杰朗钦帕巴赴内地朝觐经此,曾在山巅建居室,故名。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上游,地处拉萨、日喀则与

  • 夹谷清臣

    1133—1202金大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治今黑龙江依兰)桓笃人。女真族。夹谷(亦作夹古、加古)氏。善骑射。皇统八年(1148),袭祖驳达猛安。大定元年(1161),以拥戴功迁昭武大将军。从右副

  • 没藏讹庞

    ?—1061西夏大臣。党项羌人。景宗没藏后之兄。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二月,大臣野利遇乞妻没藏氏与李元昊私通生谅祚。令寄养于其家。三月,升任国相。十一年正月,唆使太子宁令哥作乱,刺杀元昊,又杀宁

  • 阿厮

    ①见“耶律阿思”(1314页)。 ②见“阿斯”(1197页)。

  • 诛鲁讷

    ?—1768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那拉氏。乾隆二十年(1755),翻译举人,历官吏部主事、员外郎等。三十一年(1766),擢湖广荆州右翼副都统,历礼部、工部侍郎,署户部侍郎。三十二年初,兼署兵部侍

  • 骊土之翟

    见“丽土之狄”(984页)。

  • 讹出

    即“完颜㝢”(1147页)。

  • 甲喇

    清代八旗组织中旗直辖单位的名称。满语音译,汉译参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固山(满语音译,“旗分”之意)下辖5甲喇,每甲喇下辖5牛录(汉译佐领)。随着八旗成员

  • 阿耆尼

    见“焉耆”(2022页)。

  • 东亚清真教育总会

    清末回族民间教育团体。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童琮(又名印琮)在江苏镇江发起组织。原名“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受到留日学生的支持,相与磋商,始易今名。三十四年(1908)秋,在镇江穆原学堂召开第一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