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岫岩县

岫岩县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丹东市西部。民国二年(1913)改州置县。辖域东西150里,南北180里。东至哨子河,西接峦古岭,南邻大岭,北至花红峪。周初属幽州。春秋属燕国。秦汉属辽东郡。后汉属元菟,汉末属平州。三国属燕之平州。晋属高句丽。后魏初属北燕、旋属高句丽。唐属安东都护府岩州,辽属东京道之归、铁2州境。金属东京路。元属盖州路,并入辽阳。明属盖州卫。后金天聪七年(1633),筑城防守。乾隆三十七年(1772),移驻熊岳理事通判。光绪二年(1876),改通判为知州。民国二年改为县。清末至民国初年,治内有汉、满、蒙古、锡伯、蒙古、回、朝鲜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江孜炮台

    西藏古迹。在西藏江孜县城的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藏族人民为抵抗入侵亚东、江孜的英国侵略军,据此抗击,炮台前崖筑有豪沟等防御工事。同年七月,被英侵略军炮火毁坏,今只有遗迹,现为全国重点文

  • 曷术

    见“曷术部”(1625页)。

  • 会福院

    见“会福总管府”(832页)。

  • 新疆纪略

    ①书名。又名《珠华亭纪略》。珠克登纂。书中记述新疆南、北、西3路73座城池历史沿革、官制、营制、军台、卡伦等。全书3万余字。记事止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载浩罕与新疆交界状况,皆躬履详勘。是书仅有

  • 高句骊县

    古县名。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置,为玄菟郡所领三县之一。自始元五年(公元前82)起为郡依郭县。西汉时县治故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兴京老城附近,境内有辽山(今辽宁清原县东北三通背岭)、辽水(今

  • 常和署

    元代管理回回乐人之机构。初名管勾司。元仁宗皇庆元年(1321)置。延祐三年(1316)改今名。设署令1员,从六品,专管回回乐队人员。下设署丞、管勾、教师、提控各2员。据载,其乐队演奏之“回回乐曲”存名

  • 萧括宁

    见“萧韩家奴”(2002页)。

  • 大义信

    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唐开元十四年(726),奉父命朝唐,贡方物。

  • 泣红亭

    蒙文长篇章回小说。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年,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著。书名取自《镜花缘》第49回里亭子的名称,内容亦模仿《镜花缘》的某些情节。20回。是※《一层楼》的续篇。

  • 白莲教法史

    书名。又名《珠巴教史》或《主巴教史》。《主巴》或“珠巴”即藏传佛教主巴葛举派。主巴活佛白马嘎波(1526—1592,旧意译为白莲活佛)撰。万历八年(1580)成书。作者在主巴噶举诸大德中以精通五明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