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金初以宋京东东路改置,治所在益都(今山东益都县)。辖有益都、济南2府,密州、莱州2节镇州,沂州、棣州2防御州,潍州、滨州、海州、莒州、淄州、登州、宁海州7刺史州。各府州共领有53县,83镇。共有户口1101259户。大定八年(1168),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济南府为山东东西路提刑司所在地。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金初以宋京东东路改置,治所在益都(今山东益都县)。辖有益都、济南2府,密州、莱州2节镇州,沂州、棣州2防御州,潍州、滨州、海州、莒州、淄州、登州、宁海州7刺史州。各府州共领有53县,83镇。共有户口1101259户。大定八年(1168),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济南府为山东东西路提刑司所在地。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罗郡王※固噜什喜次子。初授协理台吉,隶兄郡王多尔济阿喇布坦旗。康熙五十六年(1717),捐马助军征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五十八
即“水城旧石器文化遗址”(425页)。
见“牙老瓦赤”(286页)。
见“益实卫”(1945页)、“亦实卫”、“你实卫”(1095页)。
1589—1652清初大臣。满族。赫舍里氏。原籍英额(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南英额),后移哈达部。后金天命四年(1619),随兄硕色率众归附努尔哈赤。以兼通满、汉、蒙古文字,召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满语,意为
?—540北魏大臣。字洪达。柔然王室后裔。河南洛阳人。其高祖为柔然君主次子(人名不详),率部投北魏,赐爵高昌王,仕至司徒公。以后世代仕魏,改郁久闾氏为闾氏。本人尚太尉咸阳王元禧之女元仲英公主。文武兼资
唐时南诏丽水节度使。纳西族。叶古年之五世孙。唐德宗贞元元年(785)置丽水节度,其父剌具普蒙为节度使。8世纪末,南诏不堪吐蕃之征调,有意暗中归唐,调回为吐蕃屯守金沙江北岸的数万军队,并与唐剑南西川节度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
312—385十六国时期佛教高僧。汉族。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本姓卫。自幼父母双亡,为义兄孔氏所育。12岁出家。因容貌丑陋为师所轻,常供役于田圃。后从师受具足戒而发愿游学,师事佛图澄,得嫡传,
见“罨古只”(2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