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寇漫汗国

寇漫汗国

东北古国名。一作寇莫汗国。初见于《晋书》,谓挹娄西与其境相接(《翰苑》引三国人鱼豢撰《魏略》文中也有是语,日本学人认为此《魏略》乃《肃慎国记》之误)。史无专传,近世学者多数认为,北魏之豆莫娄、唐之达莫娄,与其实为一国(一说二者音韵不符,说非)。详见“豆莫娄”(983页)。

猜你喜欢

  • 祭黑山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

  • 野里麻里

    见“阿里麻里”(1224页)。

  •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签订的第一个界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亦称《黑龙江界约》,习称《尼布楚条约》。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政府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与沙俄首席全权大使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

  • 卜鲁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布拉卫,并说清代有布拉山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110里。

  • 老人会运动

    蒙古语作“勿不格德(老人)楚格拉”。近代内蒙古卓索图盟东土默特旗(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人民的反封建运动。初由老年人组成,持拐杖为标志,故称。后随运动发展,有大量中、青年参加。目的为反封建主典

  • 沙州吐蕃写经呈文

    新疆出土藏古文楷书手卷。编号第56卷,第18、19两号。系9世纪后期吐蕃在沙州的写经呈文,记吐蕃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在沙州下令属下抄写佛经事。文载所抄藏文佛经为《般若十万颂》,共8部,文内并叙及抄经人所

  • 蛋婚

    锡伯族旧婚俗之一。意为指腹订婚。多在姨表、姑表、舅表之间结此亲。也有彼此虽非亲戚,但关系融洽,想通过联姻继续保持密切联系者。通常是在双方女眷怀孕后便言明,倘是生一男一女即结为亲家。解放后,这种婚俗已基

  • 顺义王部

    见“土默特万户”(72页)。

  • 萨剌

    见“耶律剌葛”(1315页)。

  • 屈茨

    见“龟兹”(1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