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文原理

天文原理

蒙文书名。全书5函、38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用木板刊印。这套丛书陆续刊印,故书名不统一。内容讲述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故名《天文原理》。参加编辑者有御前侍卫拉喜以及拉隆·单金、阿日必札平、敖其尔等36位学者。第一函序言1卷,日缠1卷,月离表4卷;第2函土星表1卷,木星表1卷;火星表1卷;金星表1卷;水星表1卷;五纬表1卷;第3函交食表9卷;第4函交食表9卷,增表来源图说1卷;第5函天文步天歌1卷,八线表2卷,凌犯表1卷、代象表1卷,新七政细单1卷,交食细草1卷。可能是蒙古族学者所建立的天文学原理。康熙五十四年(1715),传入西藏并译成藏文,书名为《康熙御制汉历大全藏译本》。对促进蒙藏历算学的发展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均有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 杨汉英

    见“杨赛因不花”(980页)。

  • 守塞羌

    羌人之一支。又称保塞羌。以为汉朝保守边塞,故名。西汉景帝时(前157一前141在位),匈奴南下奴役诸羌,居于河湟北侧的研种留何羌请求汉朝保护,助汉守陇西边塞。汉朝将其迁徙于陇西郡南之狄道、安故、临洮、

  • 鄂克逊

    1644—1729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鄂通武子。初袭父骑都尉世职。康熙十二年(1673),杨起隆等乘吴三桂叛乱之机,京城冒称朱三太子聚众起事。闻变驰告兵部,并奋勇冲入,生擒陈益、郑得胜等人

  • 陇寿

    ?—1525明代四川芒部土官。彝族。初为土舍,因原土知府绝嗣,作为亲支应袭,与庶弟陇政及兄妻支禄争权,仇杀不已。为芒部僰蛮首领阿又磉所乘,倡乱流劫,直至正德十五年(1520)始平。时奉镇巡官命护印。嘉

  • 喀尔喀法典

    清代喀尔喀蒙古的法令汇编。亦称《喀尔喀吉鲁姆》、《喀尔喀三旗法典》。由喀尔喀王公领主分别制订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其法律效力自诸法令颁行日起维持到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

  • 噶布什贤壮大

    参见“壮大”(887页)。

  • 马五

    见“耶律马五”(1307页)。

  • 欧拉拉

    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农业祭典。时间在八月上旬,正值谷物开花结实季节,人们惧怕冰雹、大风、天旱和病虫害。故举行隆重祭典。祭时剽牛,由“贝马”(巫师)念祷词,大意是:现在稻谷已经扬花,我们将这头牛献给祖先

  • 琼博拉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关西南36公里处,海拔1380米。分布于乌孙山北麓琼博拉沟口东侧山前坡地。有墓150余座,分3片。琼博拉沟口东侧有100余座,中有大墓一座,封堆高2米,直径20米

  • 阿尔泰乌梁海

    清代乌梁海部落名。一称阿勒泰乌梁海。“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省称。初隶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为清散秩大臣萨喇尔抚服。复受命招徕汗哈屯乌梁海众(今新疆阿勒泰县喇嘛昭一带)。二十七年(1762)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