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1226西夏第八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宗室齐国忠武王李彦宗子。年少力学,博通群书,工于隶篆。天庆十年(1203)三月,廷试进士唱名第一。袭封齐王,又擢升为大都督府主。皇建二年(121
即“焦”(2250页)。
490—589隋代佛教译经师。北天竺人。天保七年(556),至北齐邺都(故城在今河南临漳县四十里),受文宣帝厚遇。与昭玄大统法上等20余人一起译经,由法智及居士万天懿担任传语。后以北周废佛,着胡服脱逃
见“耶律吼”(1301页)。
798—816唐代南诏第八世王。又作券龙晟、劝龙成、龙蒙盛。乌蛮,姓蒙氏。寻阁劝之子。元和四年(809),父卒,嗣位,受唐封袭南诏王。五年,改元龙兴。数遣使赴朝入贡。费金3千两铸佛三尊,送置佛顶峰寺。
?—1085西夏大臣。夏毅宗梁后弟。奲都五年(1061),毅宗立梁后,以其为家相。乾道元年(1068),惠宗李秉常即位,梁太后摄政,遂拜国相,委以国政。在朝擅权用事,排斥异己,天赐礼盛国庆三年(107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齐墨特氏,世居喀喇沁地方。顺治五年(1648),从征江西叛将金声桓,攻南昌府,先登克城,以功赐“巴图鲁”名号,授二等轻车都尉。七年(1650),恩诏加授一等轻车都尉
?—1643清初官员。居翁牛特部。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林丹汗兵败后,与多尔济塔苏尔海谋降后金。同年,皇太极征明,至波硕兑,与多尔济塔苏尔海等五宰桑丁壮700余
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在今辽宁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邻接河北省。古为辽西郡地,隋、唐时奚、契丹杂居。元属大宁路。明初为营州卫地,后废入泰宁卫。清乾隆三年(1738)设塔子沟厅,厅南境为喀喇
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