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里麦
见“者勒蔑”(1348页)。
见“者勒蔑”(1348页)。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
明朝大臣。字梦苍。白族。云南鹤庆府剑川州(今剑川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登进士,历官南京礼科给事中,素以刚直知名。天启(1621—1627)间,因朝政腐败,宦官魏忠贤擅权乱政,遂不顾个人安危,
见“宣懿皇后哀册”(1748页)。
①清末帝溥仪年号。1909—1911年,凡3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末帝溥仪。(2402页)。
兽毛皮褥子。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黑龙江省逊克和爱辉县地区,则分别另称“奥沙师克吐恩”或“滑黑师克吐恩”。一般用狍、鹿、犴腿皮制作,因其不易掉毛。用狍腿皮作,一条需用80
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质。由顶盖、幢身、基座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两座。一号幢通高263厘米,二号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上部刻幢额3个大字“相胜幢”,第一行题款分别记明:明弘
藏语音译,又称洛基,意为“山南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所辖专区级行政机构之一。设四品僧俗官员各1人。前九任总管,仅设1名俗官,十任总管始改为僧俗各1。基巧府驻泽当,下辖乃东、穷结、贡嘎、僧格、桑日、门达
见“教化三部长官司”(1981页)。
藏语称“阿里科松”,意为“直属土地人民”。吐蕃王朝初称香雄,后称羊同。至公元九世纪末,始称阿里三围。辖地为今西藏阿里地区及拉达克一带。唐会昌二年(842),吐蕃王朝解体,赞普后人西逃羊同,相继建立三个
元代以乃颜为首的东道诸王所发动叛乱。乃颜为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玄孙,所承袭封地广大,据有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和辽东大部。至元二十三年(1286),见元廷全力防御西境,阴有叛意,轻漫朝廷。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