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博伯克

哲博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又译哲坡伯克、哲百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制作军服,修造兵械,为哈喇都官伯克副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猜你喜欢

  • 起儿漫

    西域古地名。见《辽史·天祚本纪》。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于1131年从寻思干(今撒马尔罕)至此。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东北克尔米涅。

  • 苻安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三秦王※苻洪弟,※苻健叔父。东晋永和六年(350),苻洪卒,苻健即位,以武都王奉令至晋廷告丧请命。前秦皇始四年(354)十一月,自晋还,被姚襄所掳,

  • 会同

    辽太宗嗣圣皇帝耶律德光年号。938—947年,凡10年。

  • 巴伦台黄庙

    黄帽派喇嘛庙。一称巴伦台庙。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静县北90里。清光绪十五年(1889,一说二十四年,1898)建。为天山南路旧土尔扈特蒙古总庙。内置经学、医学、密宗三院。解放前有喇嘛300

  • 司岗里

    佤语音译。云南佤族地区传说中的人类发祥地。西盟地区佤族把“司岗”解释为石洞,“里”即出来,意为人类是从石洞中出来的。此洞在西盟县以西约25公里的巴格岱(今在缅甸)附近的山上,据说不仅人从此出,而且佤族

  • 呼伦贝尔撤销特别区

    1912年,沙俄策动呼伦贝尔“独立”;1915年11月6日又胁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承认呼伦贝尔为“特别区域”。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覆灭,呼伦贝尔上层于1920年1月6日,

  • 六营兵变

    清末重庆兵变。清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二十二日,镇守四川重庆的六营官兵(多为回族人),因受辛亥革命影响,在重庆总商会会长、同盟会会员温鹤汀及伍香岩、伍观耕(均为回族)等鼓动下,举行兵变,响应共和。

  • 角马

    清代拉祜族头人在西盟地区划分的行政单位。同治十二年(1873),拉祜族政治和宗教首领一三佛祖以武力和宗教等手段控制西盟地区后,将该地区划为力索、马散、岳宋、西盟4个“角马”,委任拉祜族和汉族分别管理。

  • 梁懃

    宕昌羌国第一代国主。又作梁勤,误为梁勒。世为酋帅,得诸羌豪心。十六国时吐谷浑强盛,威逼其部,遂联合附近诸羌部,建宕昌羌国,称王。有部众2万余落。辖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席)水以南,南北800里。

  • 望楼

    清代台湾高山族一些平埔人村社所构筑的了望哨楼。择隙地编藤架竹木高建而成,每逢禾稻黄茂至收获登场之际,村社派人登楼彻晓轮值守望,以防奸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