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斯木汗

哈斯木汗

1445—1523

哈萨克汗。※贾尼别克汗之子。继位前,即掌管大片领地,与穆伦德克汗相抗。1511—1523年(—说1508—1518年)在位。其统治期间,统一哈萨克诸部,联合别失八里(或作亦力把里)统治者,与月即别(乌兹别克)昔班尼汗进行长期战争。领地南括锡尔河流域及其诸城,东南抵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至雅克河流域。首府从锡晏那克城迁至土耳克斯坦城,汗居阿合买提亚萨吾依丁宫殿里。明正德八年(1513),与赛德汗结盟反对塔什干统治者。与邻近地区特别是中亚农业区和城市进行频繁贸易。制定《哈斯木汗法典》(又称《哈萨克汗国名鉴》,采取措施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汗国人口增至百余万,士兵达30万,出现兴盛局面。因治绩显著,被誉为哈萨克汗与速檀中最坚强者。嘉靖二年(1523)卒,子马玛什(谟马失)继位,未几卒,侄塔赫尔嗣。

猜你喜欢

  • 措雪康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穷结地区。家族成员在清乾隆(1736—1795)中已跻身贵族行列。重要人物有顿柱彭错,光绪十四年(1888)为米本,十六年(1890)握一方兵权,二十二年(1896)

  • 福陵

    清皇室祖陵。又称东陵。位于盛京城(今沈阳市)东北20里浑河北岸天柱山。为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合葬陵。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病逝,梓宫暂安沈阳城内。天聪三年(1629

  • 额勒开依

    去毛的皮裤。鄂伦春语音译。旧时鄂伦春族男女穿的传统裤子。流行于大、小兴安岭地区。以狍皮制作。3张狍皮可做1条,3天能制成,可穿2年。也有用鹿、犴皮制的,只需皮1张,能穿3年。与中式裤相似,上有裤腰。早

  • 小什克贝勒旗

    见“绰罗斯南右翼头旗”(2143页)。

  • 养廉钱

    清朝政府在正俸之外按等级另行支给官吏的银钱。在新疆,初由政府发给执照,令伯克在乡间自行筹措。乾隆四十年(1775)后,改为由政府征收并发放。执掌税务、词讼、水利等伯克因属肥缺,不予支放,称“不支养廉伯

  • 女家宴

    蒙古族的旧婚俗。男女结婚,新郎迎亲,女方送新娘骑上骏马走后,女方父母举行一次宴会,为女儿祝福,并称赞女儿的贞德。宴会上一瓮新酒,瓮口覆以皮革,献酒时用新象牙箸刺穿皮革倒出酒来,象征女儿贞洁无瑕。

  • 龙州起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1930年春,由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五大队共1500余人开赴壮族聚居区龙州,于2月1日在该地宣布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简称“红八军”,由俞作豫任军长,邓斌

  • 绛曲坚赞

    1302—1364元末乌思藏地方统治者,帕木竹巴政权创建者。出身于朗氏家族。幼出家为僧,从师受戒,修习噶举教派教法,14岁,受帕木竹(元代文献作伯木古鲁)巴万户长遣往萨斯迦寺学法,深得座主达尼钦波宠信

  • 敦睦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赤寔得本斡鲁朵”(“赤寔得本”一作“得失得本”意为“孝”,“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圣宗弟※耶律隆庆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

  • 翁琚

    解放前京族地区村寨文书称谓。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村内公共经济帐目和宗教活动捐献的收支等工作。任期为3年,期满可得渔箔一所作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