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通淖尔之战

和通淖尔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间的一次重大战役。雍正九年(1731)六月初,大小策凌敦多布引兵3万屯额尔齐斯河源,谋犯清军北路。密遣人至清军诈降,诡言准军大队未至,前锋2千,驼马万余,驻博克托岭,距清军3日程,诱清军往攻。清靖边大将军傅尔丹信之,督师往袭。准军伏精锐于山谷,而以少数兵力为饵,且战且退,俟清军大队至。六月二十日,准军2万据高伏击。傅尔丹等殊死战犹不得脱。因见敌军势盛,遂移营和通淖尔(在科布多西200余里),遣丁寿、苏图据山梁东,塔尔岱据山梁西,承保居中策应,自统后队继进。大小策凌敦多布俟清军动,挥师截击。先溃苏图、丁寿军,继犯大营,四面围攻。鏖战7日,清军死伤大半。副将军巴赛、查弼纳皆战死。傅尔丹冲出重围。于六月二十八日渡哈尔噶纳河逃归科布多。史称“辛亥败兵事”。

猜你喜欢

  • 斡卓尔巴尔汗

    即“霍卓尔巴尔肯”(2549页)。

  • 伊哷齐

    见“越里吉”(2190页)。

  • 齐凌

    ①即“栖林”(1804页)。 ②见“奇勒尔” (1352页)。

  • 吴自发

    清光绪年间贵州苗官。号诚斋。湖南凤凰厅吉信人。苗族。咸丰年间(1851—1861)参加清军,随贵州提督田兴恕等镇压贵州铜仁、清溪、玉屏等地汉族号军及黔东南苗、侗农民起义军。同治、光绪年间,历晋为镇远知

  • 布农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30779人(1975年)。17世纪时仍主要聚居在中央山脉西侧,从事火耕农业,以灰烬为肥料。采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18世纪以来,为了获得新的生产空间,越过中央山

  • 后燕昭文帝

    见“慕容熙”(2439页)。

  • 景颇

    景颇语音译,意为“人”。部分景颇族自称。汉称“大山”。※景颇族中的一支系。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盈江县的支丹山、铜壁关、巨石关、普伦、邦瓦等地,还有部分散居于梁河县、瑞丽县、潞西县、陇川县的一些地区。语言属

  • 袞布伊勒登

    ?—168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世孙,※硕垒乌巴什珲台吉第三子。为喀尔喀西路台吉,隶札萨克图汗部。康熙三年(1664),札萨克图汗旺舒克为同族罗卜藏台吉额璘沁所

  • 把实

    即“榜什”(2420页)。

  • 玛尔汉

    1634—1718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兆佳氏。顺治十一年(1654)翻译举人,授工部七品笔帖式,累迁内阁侍读、刑部员外郎。康熙十三年(1674),署骁骑参领,随扬威将军阿密达讨王辅臣。十五年,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