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戎

和戎

中国古代内地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的和平政策。初见于春秋。春秋时期,晋、秦、齐、楚等大国互相争霸,并不断与北方戎、狄等民族发生激烈冲突,矛盾纵横交错,相互制约。晋悼公四年(前569),山戎(《逸周书》称为代戎)无终部酋长嘉父遣孟乐至晋国,请晋悼公实行“和戎”政策。晋臣魏绛以“和戎五利”劝悼公实行之,即停止对戎狄的军事进攻和掠夺,代之以和平的以货易土的方法兼并戎狄的土地;争取戎狄的支持,利用戎狄的人力物力进行争霸战争。悼公答应了嘉父的要求,推行“和戎”政策,“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戎政策实行的结果,使晋国重新取得了在华夏国家中的霸权,而白狄诸部由于出让了土地,从晋西向华北地区迁徙。此后,历代王朝把它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和平妥协亦称之为“和戎”,如南宋与金的妥协等。

猜你喜欢

  • 蒙得天

    即“蒙得恩”(2329页)。

  • 陇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大元年(1308),太宗窝阔台曾孙火郎撒始受封。其子忽鲁歹,孙忻都察先后袭封。

  • 回回钦天监

    见“回回司天监”(784页)。

  • 绥远方式

    中国共产党解决绥远问题的方式。平津战役胜利,特别是北平和平解放后,国民党绥远当局惊恐万状。1949年3月5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绥远方式”,即有意识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作暂时的

  • 巴布尔大帝

    1483—1530印度莫卧尔王朝(1526—1858)创建者。帖木儿王朝(1370—1506)创建者※帖木儿古列根之后裔。1494年继其父为费尔干领地统治者,曾占据撒马尔罕。1504年在※月即别※昔班

  • 不彦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作摆腰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次子。领巴岳特部,驻牧于大同西北边外300余里的一克掬力革。在阳和(今山西阳高县)守口堡与明朝互市。

  • 广

    ①东汉时鄯善王。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假司马班超使西域至鄯善,初奉超敬礼甚备,后因匈奴使至,对超等有所疏懈。超率吏士三十余人乘夜攻杀匈奴使者及随从百余人,以使首示之,并告戒自后勿通匈奴,遂纳子为

  • 嘎吓崇拜

    旧时苗族的一种信仰。源于万物有灵崇拜。盛行于贵州雷山地区。嘎吓为苗语,无相同汉语词译其意,凯里一带汉族称其为白虎。据说嘎吓有抵挡恶鬼,保佑全寨平安,吉祥如意,不生疾病的能力。有时特别为其找一棵古树栖息

  • 锦衣里江

    即“精奇里江”(2465页)。

  • 长翟

    见“长狄”(3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