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勤
明朝将领。原名王也儿克台。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子,※吴克忠弟。明初,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随父兄投明朝,奉命率部众居凉州(今甘肃武威)耕牧守边。八年(1410),与父兄从明成祖征东蒙古阿鲁台、本雅失里。十二年(1414),从成祖征瓦剌。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422—1424),又从成祖三征阿鲁台。正统八年(1443),获赐姓名。积功官至都督。十四年(1449),与克忠随明英宗征瓦剌。英宗撤离宣府时,奉命与克忠等殿后,与瓦剌追兵血战阵亡。诏封遵化伯,谥僖敏。
明朝将领。原名王也儿克台。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子,※吴克忠弟。明初,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随父兄投明朝,奉命率部众居凉州(今甘肃武威)耕牧守边。八年(1410),与父兄从明成祖征东蒙古阿鲁台、本雅失里。十二年(1414),从成祖征瓦剌。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422—1424),又从成祖三征阿鲁台。正统八年(1443),获赐姓名。积功官至都督。十四年(1449),与克忠随明英宗征瓦剌。英宗撤离宣府时,奉命与克忠等殿后,与瓦剌追兵血战阵亡。诏封遵化伯,谥僖敏。
1477—1554明代白族学者和诗人。字从龙,号弘山,别号九龙真逸。云南大理喜洲人。本姓董,自其父改姓杨。自幼嗜书,力学不断,弘治十四年(1501),中云贵乡试解元。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选
? —1911清末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姓他塔拉氏。字公颖、伯愚,号廓轩、迂庵、穷塞主。陕甘总督裕泰孙,四川绥定知府长敬子。世居扎库木。幼颖异。光绪六年(188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数上书言事。累
见“九姓回鹘可汗碑”(37页)。
书名。冯承钧译。原为法国伯希和(1878—1945)所著《考究贾耽路程》,1904年发表。此书凡两篇,一为陆路安南通天竺道;一为水路广州通海夷道,考究两路所经过之地名。时人称其为西方汉学家名作,为研究
西汉时西南夷钩町侯。钩町人。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益州廉头、姑缯以及牂柯、谈指、同并(皆在今贵州境内)等24邑的各族人民3万余人举兵反汉,杀官吏,相持3年有余。他率其邑民众,配合汉军追杀反叛者,俘
见“黑石炭”(2227页)。
我国傈僳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缅甸克伦族传教士塞耶巴多于1912—1914年间创制,后来英国传教士富富塞(J·O·Frezer)进一步完善了它。采用正反、颠倒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30个辅音和10个元音
?—前51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翁归靡长子,解忧公主生。宣帝神爵二年(前60,一说元康二年,前64),其父在世,拟令嗣位,遣使请尚汉公主。汉以解忧公主侄女相夫为公主许之。寻以父死,乌孙贵人立泥靡为王,
?—1352元朝官员,唐兀人。字时中。元统元年(1333)进士。累官京畿漕运副使,出知安陆府。至正十二年(1352),蕲州曾法兴军犯安陆,募兵数百,帅以拒之。旋被攻破,军民溃乱,乃朝服公堂,喻曾军以逆
渤海国宗王。第三世王※大钦茂子。“斡”,一作“翰”或“辅”。唐德宗贞元七年(791),被遣朝唐,请求备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