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六地方官

十六地方官

唐吐蕃官名,又译称“十岑”。指吐蕃“四如”或“五如” (“”即军事行政单位“翼”)中每如所设的16个地方官,即16域本。如伍如的16地方官是:堆隆、隆雪、墨竹、当雪、萨凯、热卡夏、帕兰、恩兰、昌域、卫岱、塞丘雪、冒波、嫩隆巴、桑、查绒及彭域。其他各如均有此种设置。

猜你喜欢

  • 利正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兴智年号。1252—?。

  • 蒙古尊师礼

    蒙古族尊敬师长的传统习俗。古代,上至贵族、首领,下至黎民百姓都尊崇师长。成吉思汗亦然,所到之处,不分民族、宗教信仰,广收各种有知识技能的人才,给予重用,如丘处机(汉族,道教徒)、耶律楚材(契丹族、佛教

  • 古州杂记

    书名。清代汲县人林溥撰。一卷。古州乃贵州苗族聚居地之一,史称其人为※生苗。今称榕江。其地榕树最多,大者数围,故又称榕城。书中记载苗族习俗、地理境况及物产颇详。昔时情况鲜为人知,自清雍正改土归流,开辟贵

  • 圣纪节

    见“冒路德节”(1653页)。

  • 沙钵罗泥熟俟斤

    薛延陀汗国贵族,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叔。唐贞观十六年(642)九月,夷男遣其赴唐求婚,献马3千匹等。唐太宗为求边境30年安宁,许以新兴公主和亲夷男,完成和亲使命。后事迹失载。

  • 开山抚番

    清代台湾开发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清代在台湾“理番”方针的一大改变。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对内山高山族地区长期采取隔离封锁政策。同治十三年(1874),钦差大臣沈葆桢鉴于日本侵略者对台湾的觊觎和不断入侵,向

  • 渔阳郡塔

    见“蓟县白塔”(2317页)。

  • 尼亚

    即“尼雅”(764页)。

  • 提陀

    壮语音译,意为“百姓”。壮族平民称谓。从唐至清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载:广西左右江溪洞,除土官以外,平民谓之“提陀”。有独立的家庭经济,按其家人口多少向土官领耕“份地”,

  • 侯公丁

    ?—1539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