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刀竿节

刀竿节

云南怒江等地傈僳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夏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一天。届时在广场上竖起两根20-30尺高的树干,两树干间用36把锋利的长刀扎成刀梯,刀刃向上,谓之“刀竿”。上刀竿前一天晚上,广场中央燃起四堆熊熊燃烧的篝火,5名剽悍而又灵巧的成年男子赤脚表演“跳火海”,在火堆中来回跳跃翻滚,激起无数火星在其身边脚下飞舞。接着用双手捧起通红的火球,先飞快地在脸上“擦洗”一下,然后在手上翻动揉搓。上刀竿开始,跳火海的5名勇士身穿大红袍,头缠红布包头,赤脚走至刀竿下,围着刀杆边歌边舞,各自将一杯白酒一饮而尽。接着鱼贯爬上刀梯,双手紧握刀面,双脚掌踩在刀刃上。爬到刀竿顶后又从另一面返回地面。上刀竿前后,前来观看的群众还要举行对歌、跳舞、荡秋千等活动,为节日增添浓郁的气氛。相传其节源于明代,当时外敌入侵云南边境,兵部尚书王骥奉命率兵征讨,依靠当地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很快取得胜利。班师回朝途中,于二月初八日被奸佞所害。为纪念反侵略的英烈,傈僳人民以跳火海、上刀竿来表示保卫祖国,反对入侵的决心。

猜你喜欢

  • 恩长

    ?—1816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姓觉罗察氏。闽浙总督、礼部尚书钟育子。乾隆三十年(1765),捐员外郎,选盛京户部。五十一年(1786),累官湖南按察使。五十八年(1793),以失察属县捕役诬良毙

  • 阿啜

    见“奉诚可汗”(1290页)。

  • 荆州驻防八旗志

    书名。清代驻防荆州将军希元、祥亨等纂。光绪五年(1879)始修、九年成书。16卷(不包括卷首)。分宸翰、敕谕、建置、风土、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仕宦、人物、烈女、艺文13部分。载有荆州满城、将

  • 奢香

    约1361—1396明初贵州女土官。水西宣慰使※霭翠之妻。彝族。洪武十六年(1383),夫老病,代掌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宣慰司事。贵州都指挥马晔(又作华、烨或煜)欲灭水西安氏而代之以流官,便借

  • 达日斗来

    撒拉语音译,意为“打哑铃”。青海循化等地撒拉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每当丰收或喜庆节日之时表演,以示祝贺。表演者双手持一对用石头凿成的状似哑铃的器械,表演各种惊险优美的动作,或平举过头,或下蹲、劈叉,或扔

  • 鲁呼争立

    见“李胡争立”(1045页)。

  • 清太宗

    即“皇太极”(1700页)。

  • 马谦益

    1874—1949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陕西省西安市人。回族。幼家贫,从西安清真大寺刘老安万龄等阿訇为师,学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典籍。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受业于著名经师者万选、禹月

  • 阿卜都尔璊

    ①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库车人。清贝子鄂对从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不堪忍受大小和卓木布拉呢敦、霍集占的欺凌,随鄂对、乌什伯克色提卜阿勒氐等投附清军。二十三年(1758),闻清定边将军兆惠等

  • 前秦太宗

    见“苻登”(13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