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主杰·格雷贝桑

克主杰·格雷贝桑

1385—1438

即一世班禅。简称克主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出生于后藏拉堆多雄(今西藏昂仁境内)。贵族贡噶扎西之子。幼年拜凯珠僧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克主杰·格雷贝桑。后赴昂仁、萨迦等寺研究相宗,旁通二乘。明建文三年(1401),与俄洞班青进行大辩论,得受显密诸要。永乐元年(1403),往探法王宗喀巴、受大灌顶。并从杰日达哇受比丘戒。五年(1407),拜宗喀巴为师,尽学教法。佛学修养精深,曾在昂仁与博东班钦辩论,在江孜与曲吉绒青巴辩论,获胜。宣德五年(1430),任甘丹寺第三世大法台,达8年。曾到江孜乃宁寺传播佛教,建宗喀巴灵骨塔之金顶。生前佐宗喀巴改革宗风,弘扬佛教,并遵宗喀巴遗嘱,世世以呼毕勒罕度世,共兴黄教,为宗喀巴弟子中杰出者。与宗喀巴、贾曹杰被尊称为“师徒三尊”。著有《时轮大疏》、《喜金刚大疏》等9种著述。正统三年(1438),于甘丹卡阙圆寂,其灵塔存甘丹寺。后追认为班禅一世。

猜你喜欢

  • 怒苏

    部分怒族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县,传说其先民从前居住在丽江、剑川一带,后因纳西族和白族势力扩张,被迫迁至兰坪的澜沧江沿岸,最后又越过碧罗雪山在怒江流域定居。参见“怒族”(1774页)。

  • 西夏纪

    书名。清末民国初戴锡章撰。28卷,编年体史书。内容起自党项初兴,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时期至西夏建国始末。取材以陈崑《西夏事略》为主,辅以吴广成《西夏书事》、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周春《西夏书》等,并广采宋

  • 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

  • 邠王

    元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顺二年(1331),不颜帖木儿(一说为豳王出伯后裔)始受封。嵬厘袭封。一说邠王与豳王异文同地同封号,参见“豳王”(2575页)。

  • 德昂

    德昂族自称。亦作纳昂、尼昂、达昂。“昂”,德昂语“山洞”、“岩洞”之意,“德”、“纳”、“尼”、“达”为尊称的附加语,意即“住在山洞的人。”相传开天辟地时,洪水泛滥,大地淹没,人类濒临灭绝,只有少数人

  • 明悉腊

    吐蕃大臣。又作名悉腊。娘氏人,唐时译作“明氏”。吐蕃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任御史及政令。晓书记,通汉文,久居长安,致力唐蕃和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赴唐求婚,至长安,受

  • 苏克萨哈

    ?—166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额驸苏纳长子。初委署佐领。崇德六年(1641),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败明总督洪承畴援兵于塔山,追斩杏山兵之潜逃者,叙功授骑都尉世职,晋三等轻车都尉。顺治

  • 草契

    苗族契约。苗族原无文字,遇借贷时则结草为契。以草1本准银10两计之。请中人为凭证,借债者授债权者草本为据。无利息时只凭草本讨还借贷。尚有结绳合符估治计息之契据。

  • 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

    即“沙钵略可汗”(1131页)。

  • 思南镇西等处宣慰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