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人
亦作“里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古先为百越一支。见于东汉至隋唐史籍,自三国时开始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等郡,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地区。或谓某一部分在汉时称乌浒人,至唐称黄峒蛮或乌武僚。其人“质直尚信,勇敢自立”,“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不用王”。后来有一部分由于受到汉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逐渐融合为汉族,另一部分则移居广西西部,发展为今日壮等民族。一说东汉时海南岛之俚人,即为宋以后之黎族。
亦作“里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古先为百越一支。见于东汉至隋唐史籍,自三国时开始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等郡,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地区。或谓某一部分在汉时称乌浒人,至唐称黄峒蛮或乌武僚。其人“质直尚信,勇敢自立”,“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不用王”。后来有一部分由于受到汉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逐渐融合为汉族,另一部分则移居广西西部,发展为今日壮等民族。一说东汉时海南岛之俚人,即为宋以后之黎族。
?—1885清代彝族土司。字化南。都天锡之子。四川凉山阿都正长官司兼副长官司(治今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西北鱼水坡)长官。年未及冠袭职。同治(1862—1874)初,率土兵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及
见“恒格勒格”(1723页)。
青海互助等地土族民间节日。每年夏历十二月初八举行。届时人们呜鸣即起,到河边背取冰块置于庭院屋檐下、房内柜上、大门口、田边地头、粪堆等处。男女老少皆食用冰水做的豆面油搅团(散饭)。并将第一碗搅团献于堂屋
即“朱蒙”(792页)。
官署。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为平定东北故元割据势力和控制东北蒙古内侵,特在大宁建立基地,戍兵屯田,设驿站,加强军事力量。洪武二十二年(1389)五月,明军在击溃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元主脱古
即“格节”(1805页)。
见“乙林免”(4页)和“阿点夷离的”(1237页)。
即“敖约克”(1795页)。
①元朝官员。哈剌鲁人。世祖近臣※答失蛮子。幼习蒙古文、畏兀儿文。及长,袭父职为博尔赤(司膳)。武宗至大(1308—1311)年间,任御药局达鲁花赤。仁宗皇庆(1312—1313)初,升监察御使,分巡岭
见“赤狄”(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