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
见“耶律佛顶”(1313页)。
见“耶律佛顶”(1313页)。
1276—1328元朝第六代皇帝。又译也孙铁木而、也孙帖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晋王※甘麻刺长子。成宗大德六年(1302),袭父晋王位,镇守北边。仁宗皇庆元年(1312),受南康路65
旧时四川凉山彝族习惯法。彝语又称“尔德杰威”,意为规矩、道理。用以处理一切社会问题,人人必须遵守先例,遇事援引、参照以前执行的习惯办法,彝称“跟路路”。但历代也有一定的改进与灵活变通。主要内容包括几个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二月,与哥吉河等4卫同时设立,在亦里察河流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正统后设之亦力察卫皆改作伊拉齐河卫。并说清代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有伊拉齐河。
清代西藏扎什伦布寺总管。藏族。其母为拉达克王之女。六世班禅※罗桑贝丹意希之兄。为管理班禅商上事务的商卓特巴。乾隆四十五年(1780),陪班禅入京祝贺乾隆帝七十寿辰,赐“额尔德木图诺门罕”名号。班禅于北
?—1486明代瓦刺贵族首领。又译克失。出身于绰罗斯家族。※也先汗孙,※阿失帖木儿太师之子。托忒文史籍中作“克失·乌尔鲁克”。成化十四年(1478),父卒,继任太师。曾遣人招降邻部及朵颜三卫。并欲与东
①见“多尔济”(848页)。 ②见“珠尔默特那木札勒”(1788页)。
见“吐谷浑”(766页)。
359—429十六国时期佛教译经师。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北天竺人。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以精禅律知名。曾从僧伽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俨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应智俨之请,经
见“哈密瓜”(1637页)。
官名。①最早见于《左传》定公元年:“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后世相位常左右并设。②渤海王国置。名似来源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门下省曰东台,更侍中为左相。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的宣诏省长官,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