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云南明德学校

云南明德学校

1926年,由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倡导,在昆明成立明德小学。1929年成立云南私立明德学校。其中包括普通小学、中学和阿文专修部三部分。中、小学课程按普通学校规定授课,并加设阿拉伯文、伊斯兰教义两门课程。阿文专修部以教授阿文经典为主,辅以少量中文教材。为培养回族人才作出贡献。1931年、1934年,曾先后选送纳忠等二批学生,赴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留埃学生回国后,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学术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并在国内培养了一批阿拉伯语的专业人才。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时局动乱,中学部自1933年起中断了7年。小学部和专修部也停办或迁走。1940年始复课,因日机轰炸,学校由昆明迁往嵩明县杨林镇老猴街。1942年迁回昆明。有学生及教职员工7—8百人。1946年,中学部迁入沿河路新建校舍,增设高中,1952年,改为昆明第十三中学,明德小学改为一小、二小、三小。

猜你喜欢

  • 孛术鲁定方

    金将领。本名阿海。内吉河人。女真族。孛术鲁氏。有才勇。海陵王天德(1149—1153)初,授武义将军,充护卫,转十人长,迁宿直将军,历殿前右卫将军、右副点检,世袭猛安,改左副点检。出为河南尹,改彰德军

  • 松夏

    ?—1674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柯勒德氏。世居利尔沁地方。初任前锋校。康熙十三年(1674),随军征四川,从前锋统领穆占败敌兵17000,夺朝天关,进至保宁府,破敌总兵郑歪嘴、吴应龙等。由蟠龙山进

  • 高仁

    ?—727渤海王国将领。一作高仁义。大武艺(719—737年在位)时,官宁远将军、郎将。唐开元十五年(日本圣武天皇神龟四年,727)秋,奉武艺命与高斋德等共24人首次使骋日本。海中遇大风,漂至虾夷人境

  • 回跋城

    古地名。因城近回跋江(今辉发河)而得名。为渤海诸城之一,属长岭府,故址在今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东北辉发城屯。天显元年(926)辽灭渤海后,已降府州不久复叛,辽将康默记等在破渤海鸭渌府援军后,进破回跋城即

  • 阿穆尔达喇达尔罕

    1531—1586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译作打儿汉台吉、把都儿台吉等。孛儿只斤氏。※吉囊子、※吉能弟。领鄂尔多斯右翼三鄂托克卫郭尔沁,驻牧于榆林、孤山边外。在榆林与明朝互市,受明封为指挥

  • 莫何可汗

    即“叶护可汗”(540页)。

  • 沮渠兴国

    ?—431十六国时期北凉王子。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人。族属卢水胡。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次子。玄始十二年(423),世子沮渠政德被柔然击杀后,被立为世子。十五年,与父遣使南朝宋求取《周易》、《搜神记

  • 景陵

    金睿宗完颜宗尧陵寝。宗尧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长子,金世宗完颜雍之父。卒于天会十三年(1135),陪葬睿陵。世宗即位,追上尊谥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庙号睿宗。大定二年(1162),改葬于大房山(今

  • 龙崩阿札拉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又称龙崩嘎央,意为“低骨头”、“黑骨头”。旧时珞巴族区分等级的俗称,与“龙崩达把朗”(白骨头)相对称,指※麦让、※伍布和※涅巴三个等级。

  • 蓝鼎元

    1680—1733清朝官员。畲族。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今云霄县)人。幼年丧父。聪颖好学,刻苦自励。17岁,离家泛舟于闽、浙、粤沿海,以开阔眼界。经9次乡试俱落选,但其文才已被时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