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买买提·克里木

买买提·克里木

?—1933

清末民国初新疆色勒库尔回庄(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伯克。一译“克仑”。塔吉克族。巴巴夏伯克孙。清光绪十八年(1892),受命继任该庄阿尔钦(阿奇木伯克)。因与清朝政府往来密切,曾先后获四品和三品顶戴。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朝在色勒库尔建立蒲犁分防通判厅(简称蒲犁厅)后,成为通判厅属吏。因俸禄被削减,劳役剥削被限制在20户以内,便借口“亲老家贫”,向官府要求增加俸给和添拨供役人户,请求将小同庄居民划归供差。时值张通判欲留其继续当助手,遂同意其请求。自是恣意压迫剥削小同庄塔吉克族民众,称他们为“羊契”(农奴),强制村民为之服无偿劳役,深为民众所痛恨。1924年,擅自将职位传与长子阿布里肯。后在和阗动乱时丧命。

猜你喜欢

  • 娑固

    ?—720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娑固,亦有误作李婆固。出自大贺氏族。为前首领※失活之弟(一作从父弟)。兄失活于开元二年(714,一说三年)领契丹部众离突厥附唐,六年(718)五月,兄亡故,辄受唐

  • 蒙古知院

    明代蒙古官名。枢密知院的简称。沿用元代枢密院职官。《元史·百官二》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始置知院一员”,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其后人数增至6—7员。一些行省亦设行枢密院,如岭北行枢密

  • 茂海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一译漠海。※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同高祖兄弟,达玛林长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偕从叔阿喇布坦投奔清朝,驻牧推河。雍正初年,所部编旗分佐领,授札萨克辅国公。九年(17

  • 仰华寺

    明代青海第一座黄教寺院。亦称察卜齐雅勒庙。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迎请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传教于蒙古,于万历二年(1574)命其子丙兔(炳图伊勒登)在青海察卜齐雅勒(亦译恰卜恰,今称共和)

  • 巴达姆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人称“莫邦珞”或“洞工”,西方人称“阿波尔”。据传原住波密、白马岗一带。百余年前,门巴人进入白马岗后,该部向南迁移。经雅姆尼河,迁至达木洛克和密蒲一带。从清道光二

  • 旗籍清吏司

    清官署名。为理藩院下属机构。乾隆年间(1736—1795)改置。掌管内札萨克疆域、封爵、会盟、军旅、内蒙古五道驿传事务及内属归化城土默特左右翼等。内设郎中满1人、蒙古2人,员外郎宗室1人、满1人、蒙古

  • 萧敌烈

    ①辽代将领。契丹族。辽穆宗朝入仕,累官彰国军节度使。时辽联北汉,抗后周。应历四年(954)春,联军为周世宗败于高平(今山西高平),五月,北汉忻州(今山西忻县)、代州(今山西代县)叛,欲降后周。他奉命救

  • 集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集宁县(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集宁市东南土城子)。蒙古诸部统一前,汪古部世居该地。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于春榷场设置集宁县,隶抚州。元朝升为集宁路。明废。集宁故城址今仍

  • 厘族

    见“里泼”(1081页)。

  • 阿骨打

    1068—1123大金国创建者。又名完颜旻,生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次子。幼年好弓矢,善射,深受父爱。稍长,能号令诸军。后因战获麻产有功,受辽命为详稳(诸官府监治长官)。辅佐肃宗、穆宗、康宗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