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匈语支

东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言研究导论》一书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在对突厥语族语言进行分类时,把历史上属于东匈部落联盟、东突厥汗国、古代回鹘汗国和黠戛斯部落联盟的突厥各部落及其后裔的语言归入同一语支,称为东匈语支。这一语支分两个语组:1)回鹘一乌古斯语组,又有回鹘一突厥次语组,包括古代乌古斯语、回鹘语和现代的图佤语、托发拉尔语;雅库特次语组,包括现代雅库特语;哈卡斯次语组,包括现代的哈卡斯语、绍尔语、楚雷姆鞑靼语、卡玛辛语、阿尔泰语北部方言。2)黠戛斯—克普哈克语组,包括古代黠戛斯语和现代的柯尔克孜语、阿尔泰语。东匈语支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大部分现代语言里都有第二性的长无音;一些语言之间有辅音z、d、t的交替,与西匈语支的j相对应;没有或较少有p—b、 t—d、 q—γ、 k—g、 s—z等清浊辅音的对立;x、h、w不作为独立的音位出现。在语法方面名词与动词形式构成的组合体的紧缩形式极为发达;复合句不很发达,连词较少。在词汇方面,有数量较多的蒙古语借词。

猜你喜欢

  • 包衣牛录章京

    见“内佐领”(307页)。

  • 李老谷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中路驿道所设驿站之一。南距枪杆岭站10余里,北接龙门站。驿路由谷中穿过,过谷后可望见尖帽山,是元廷埋葬后妃的陵地。

  • 隆文

    ?—1841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存质,号云章。嘉庆进士。累擢至内阁学士。道光中,充驻藏大臣。历官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二十一年(1841),与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赴广东防剿。不久

  • 蒙衮

    ?—1643清朝将领。蒙古族。扎赉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天命九年(1624),归后金努尔哈赤,赐号达尔汉和硕齐。天聪八年(1634),从征明大同,破堡4。崇德二年

  • 卡些竜

    见“先罕木珍”(790页)。

  • 李国

    ?—310成汉大臣。父李含初为六郡人部曲督,娶巴人首领李慕女、李特妹为妻,西晋永宁元年(301),李特承制后,封为西夷校尉。后成为表弟李雄心腹,委以军国大事。建兴元年(304),雄称成都王后,以材官为

  • 曹氏节度使

    即五代宋时曹氏归义军节度使。后梁乾化四年(914),曹仁贵取代敦煌国天王※张承奉。贞明三年(917),后梁改敦煌国为归义军,仁贵任归义军节度使,是为一世。六年(920),曹议金接任曹仁贵政权,同光二年

  • 罗卜藏车凌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一译罗卜藏策楞。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四世孙。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妹夫(一说姐夫)。初隶准噶尔。雍正九年(1731),因不满噶尔丹策零统治,与避居准噶尔之青海罗卜藏丹津

  • 三龙祠

    匈奴人祭祠。《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正月聚于单于庭,五月集于龙城(又作茏城),秋大会于林。主要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南单于南附后

  • 活颉利发

    参见“菩萨”(1989页)。